开学了!一个小男孩在班级里接受采访
“再不开学我妈要疯了!”“那来到学校,老师不会疯吗?”“不会,老师受过专业训练,‘抗疯能力’比较强!”
孩子,老师不是本就“抗疯能力”强,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你!
这个假期,因为疫情,老师摇身变成“主播”,一路坎坷摸索,走过了漫步云端的网课,慢慢步入“脚踏实地”的复课,如今正式开学,心中难免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到底在想什么,我们在做什么?我想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体会这个特殊时期的老师百转千回的心路历程……
网课:纵然十八般武艺,上到能“发疯”
自从假期开始,老师变成“十八线主播”以来,不必说卡网、静音、断线、黑屏的问题,也不必说噪音、回声不绝于耳,甚至哭声、打骂声、狗叫声、鸡鸣声也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单是每天的日常工作,便有无限苦辣心酸。
1.秒变“债主”:作业,催着催着被拉黑了……
每天,不仅要当主播,还逼着自己当“债主”。变着花样布置有趣作业,想着法子精简题目布置有用作业、素养提升作业,纵然有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地激励、点评,最后始终有人不交作业。
呕心沥血改作业,还需“夺命连环催作业”。微信群里私发,未果;打电话,答应要交,最后依旧未交;再打,无人接听。催着催着,听说家长退群了;催着催着,听说被拉黑了……
2.秒变“警察”:上课,上着上着学生不见了……
上网课,形成条件反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听得到我说话吗?每天备课费尽心思,讲得激情澎湃,本想是一群人的盛宴,最后是一个人的狂欢。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隔网相望。开始点名,全员都在;打开视频,头发蓬乱;上着上着,头像还在,人却不在!哪儿去了?怎么办?老师秒变“警察”:追踪调查,群里寻人启事,给家长打电话……后来,看着睡上回笼觉的学生,我明白了什么叫作:网课,上着上着,学生就不见了。
3.秒变数据员:表格,报着报着还是蒙了……
除了上网课,各种各类的表格,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资料,需要完善;各种会议需要参加。统计信息,呼唤家长,查姓名,查住址,查行踪,无休止地问,不间断地写……秒变数据员,告诉自己,每天我还能填表,这是在做有意义的事,说明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可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最后,报着报着,还是蒙了……
4.秒变“傻子”:抽问,抽着抽着网就卡了……
不提问,老师讲得是信心百倍;一提问,群里打出字,后面全跟风;开麦答题,全场安静。“某某某,在吗?”一片安静。“某某某”继续沉寂!“哟,人呢?禁麦了吗?”从遥远的云端,终于传来久违的声音:“老师,我家摄像头坏了。”“我的麦克风有问题!”“老师,刚才打不开麦。”“老师,我的网卡了,信号不好。”“老师,我听不见你在说什么。”
慢慢地,我已清楚:网课抽问,抽着抽着,网就卡了……
5.打回原形:测试,测着测着就傻眼了……
测试前,对于网课成功自信满满;测试完,才发现原来那都是自认为的成功。测试前,我以为自己是“李佳琦”,学生都是“李子柒”。测试完毕,一看成绩,我和学生,彻底地放弃了幻想,打回了真实的“原形”。原来,理想与现实,还是隔着像互联网一样虚拟的一段长长的距离……
复课:不仅很忙碌,更是在闯关
网课只是序曲,复课后,真正的剧场才开始。
防疫时期,大家对老师的期待:教学上像教授般无所不知,生活上像保姆般无微不至,遇到问题像医生般无所不能,一个学生都不能掉队。
复课后,各种会议,各种准备,健康防疫、开学第一课、家长表格等蜂拥而至。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1.心理关——由网课到复课,如何适应?
上网课,授课方式、授课地点、改作业方式变化了,经过了两个月,变回学校教学,心理能否适应?再加上因为疫情防控增加许多工作量,还有自己的家庭事务要兼顾,老师的心理落差难免拉大,如何适应?此时,要闯关!
2.健康关——我们老师自己是否会被感染?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老师在教室里上课,和孩子们接触最多,这样就增加了相互感染的风险,万一自己感染了疾病怎么办?此时,要闯关!
3.教学关——学生两极分化,该怎样上课?
上网课,孩子自律,家长负责,和在学校学习没有区别,可是家长没空、自律不够的同学,知识几乎空白,跟不上进度,班级两极分化严重。讲新课,学困生跟不上进度;复习网课内容,网课优秀的同学没有兴趣。老师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界,该怎样上课?此时,要闯关!
4.管理关——学生懒散惯了,我们怎么办?
由于接近三个月的超长版寒假,放纵自己太久的学生们,在家里与手机为伴,与懒散为伍,熬夜、睡懒觉、玩游戏,生活没有规律,学习自在,轻松,现在回到有组织、有纪律、有要求的集体学习生活,突然的节奏变化,学生是否能承受?管理是否有冲突?家长是否会配合?作为老师,我们需要闯关。
5.考核关——疫情当前,考得不好怎么办?
复课的首要任务是防疫健康,但是防疫并不意味着教学方面的考核就能放下,毕业班老师有升学压力,非毕业班老师有教学成绩压力。网课学习效率虽低,但教学任务不变。此时,我们需要闯过压力关!
行动:把“灾难片”拍成“好莱坞大片”
如今,复课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并不能因为闯关艰难而退缩,而是要收起行囊,做好准备,想想我们的抗疫英雄们,带着勇敢的心,带着速度与激情,让“幸福来敲门”,走向复课的美丽人生。不把复课当作“灾难片”,而要拍成多部“好莱坞大片”。我们在行动!
1.调整心态的励志片——自我胜利法。
复课终究要到来,不管困难再大,也要学会面对,且是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接纳现实,该来的总会来的,沉着就能应对,冷静方能清晰,尽可能地思考好一些预案。相信“只要肯用工,方法总比问题多”。
2.自我点燃的欢乐片——来一次改头换面。
人的心情取决于自我调节。复课前,把自己的发型收拾干净,去商场买一套新衣服。剪个头发,可以换个心情;买套新衣,心情可以翻新。点燃自己内心的欢乐,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复课。
3.诊断学情的侦查片——多做问卷调查。
我们提前用问卷星、平时的作业等方式,针对一个个知识点进行诊断侦查,学生空缺在哪儿,老师自己要做到了然于心,成竹在胸。
4.自我复盘的教育片——定制私人自查表格(见下页)。
复课前,作为老师,我们要慢慢退出主播角色,让学生上台做主角。所有的教不如自学、自我教育。用表格教会学生自我复盘,自我教育,自我总结,让学生自我明晰弥补的方向和方法。
5.助力家长的家庭片——布置复课前家长作业。
复课前,与家长深入沟通,让其做好调整学生饮食结构、调节生物钟、准备学习用具等常规开学安排外,特别注意和孩子的倾心谈心,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尤其是抗疫方面的注意事项,要形成家校合力。
自查人: 自查时间: |
||||
本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
|
|
|
|
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
|
|
|
|
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
|
|
|
|
我面临的机会 |
|
|
|
|
我面临的挑战 |
|
|
|
|
我该如何攻克 |
|
|
|
|
6.走心贴心的温情片——送开学大礼包。
复课前,给每一位学生准备好一份贴心的礼物,把温暖送给每一个孩子,为复课创造暖心走心的磁场。给孩子快乐,就是给我们教师自己幸福。7.安全有序的旅游片——规划“神兽归笼”路线图。
孩子们回到校园,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校园防控疫情的新举措和注意事项。于是,我们规划好回校“旅游”路线图:校门口一教室一厕所一食堂一操场一小卖部一医务室一寝室一多功能教室。一边“旅游”一边带着孩子们亲身体验防疫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这比枯燥的讲解更能深入心灵。
8.内化于心的竞技片——一日常规擂台赛。
防控疫情,安全重于泰山。如何才能把防疫知识真正地内化于孩子们心里呢?来一场“一日常规”防疫知识的“擂台赛”,把防控的日常生活细节做到实处,做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9.注重民主的法制片——罗伯特议事定复课公约。
从上网课回到学校课堂,不管是礼仪穿戴、出行常规还是作业学习等,都需要重新制定和班级文化相符的班级公约。此时,用罗伯特议事的方式制定出民主的公约,更容易让复课同学接受。
10.神圣严肃的仪式片——“和手机说拜拜”的复课礼。
上网课时,电子产品控制了孩子们的生活。此时,需要家长和老师以决绝的态度,来一场“和手机说拜拜”的复课礼,定好手机契约,为避免之后因手机引发冲突做好前期工作。
11.树立榜样的英雄片——评网课自律小达人。
复课后,要想让班级迅速收心,不妨树立班级榜样,评选网课期间的自律小达人,让他们宣讲他们的自律故事,在班里传播正能量,从而开启新的复课生活。
12.审视作业的惊悚片——来一次网课作业大展台。
为了规范作业,把网课时期的作业,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来一次大型展示,给孩子们一个震撼,让大家看到认真与不认真的差距,从而把注意力指向复课后的作业质量。
13.复学收心的规划片——用SMART原则制定目标。
一个人有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才会更有动力。让学生制定复课后的目标,并运用SMART原则,使目标明确具体、可量化、可实现、与现实相关联,并有时间限制。如此,增加孩子们复课的动力和信心。
14.结合实情的AB剧——开启分层混搭课。
复课后,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需要拉开防疫空间,正好一个班级分成两个班,那么分成AB两班,进行分层教学,把线上资源丰富的特点与线下互动的优势相结合,使孩子们顺利实现从网课到线下课的过渡衔接。
15.劳逸结合的小插曲——开启课堂“咖啡茶歇”。
为了避免同学们无法适应线下课堂的强度,用中途放音乐、放视频或者组织各种情景小活动等方式开展“咖啡茶歇”,做到劳逸结合,舍弃疲劳战术,让孩子们逐步适应复课后的课堂生活。
16.培优补差的纪录片——打造小组“复课者联盟”。
面对学习两极分化,我们需要打造小组“复课者联盟”,优秀的同学化身小老师带动后进的同学,并每天对帮助的效果进行记录评比,从而达到学习齐头并进的效果。
17.调节身体的游戏片——开发无身体接触小锻炼。
孩子们需要运动,那么课间休息怎么办?开发课间无接触的小锻炼,既活跃气氛,同时也放松身心,比如萝卜蹲、幸福拍手歌等。
18.个别抚慰的心理片——进行专业心理辅导。
对个别因为网课无法适应的同学、心理过度焦虑的同学,请学校专业的心理老师介入,进行专业的心理指导,助其度过复课衔接期。
19.养心静心的连续剧——每日5分钟专注力训练。
网课时间较长,并且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有的同学专注力较低,此时我们可以每天进行5分钟的专注力训练,每天记录,坚持两周,从而慢慢提升学生的专注力。
20.朝向教师的生活片——做复课工作的减法。
作为老师,我们对自己不要要求太高,要善于做减法,善于借力班干部。在忙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生活娱乐,幸福比考核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要尽己所能,顺其自然。如此,才能让我们自己的复课衔接压力减小。
最后,我想化用“小猪佩奇”的金句表达教师的心声:风里雨里,我们都在学校等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学就是旺季,你不学就是淡季。这就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