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善待教师,请给予专业帮助

教育理论素养 2022-02-14 08:56:39

都说要善待教师,那该如何善待教师呢?在我看来,就学校而言,少给教师贴标签,多给教师及时的专业帮助很重要。

招聘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新教师岗前培训表现优异的A老师,任教一个学期后被划入不理想的教师之列。

见习期区级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B老师,因为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发生冲突,差点被学校评定为基本合格等级而延期转正。

C老师被分配到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任教,因为个性柔和,班级管理能力较弱,课堂教学组织不佳,任教不足20天就面临着可能被调整到小学部任教的困境。

我们都曾经可能是A老师、B老师或C老师,是突围还是沉沦,和自己的禀赋、努力有关,也与是否获得及时的帮助有关。

30年前,我毕业分配到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任教,担任初三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和一个班的班主任。没有任何人教我班主任工作应该怎么做。为了管住已经换过好几个班主任的乱班,我也采取了很多激烈的手段;迟到罚站、作业没完成面壁思过、课堂纪律不好全班中午留堂等等,甚至还偶有体罚。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学生欺负初一的学生,被欺负的学生哭着找我告状,我把两个学生都叫到办公室,让初一的学生将我们班学生打回去。初一的学生不敢出手。我叫我们班学生转身面朝墙壁,让初一的学生踢他屁股。初一的学生满意离去后,我批评教育了我们班学生一番,跟他说恃强凌弱的男人是最怂的。后来我才很羞愧地意识到,这个学生之所以接受了他被踢的安排,是因为在我面前,他是弱者而已。回想起来,职业初期完全凭着本能和有限的间接经验做教育,磕磕绊绊,什么时候有可能摔跟头完全没有自主意识,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获得任何帮助。值得庆幸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教师还算宽容,我在工作上也还勤勉,师生关系融洽,倒也没人给我贴一个“师德有问题”的标签,才得以在放羊式的自主生长中逐渐走上职业的正轨。

任教五年后,教学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没有一节课是自己满意的。于是,我备课时花大量时间思考,不断地调整教法,但总感觉收效甚微,基本还是在原地打转,无法突破。那种感觉非常糟糕、痛苦。转机来自一套教学参考书,一套在逛书店时偶遇的教学参考书。这套书和教材配套的教参完全不同,对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多有拓展,教法学法的分析侧重在探讨各种方式可能的影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每个单元都从单元整体的分析开始再进入每节的分析。研读这套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帮助我度过了那段非常痛苦的职业瓶颈期。

人无完人,学校给新教师怎样的期望,也许他就会成长为学校期望的样子。A老师、B老师、C老师都是幸运的,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了来自学校、教研部门、同事的帮助和支持。

A老师之所以被认为不理想,是因为她的教学成绩一度居于年段倒数第一,且身上还有其他小毛病。但是,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这位老师的教学成绩就进入了年段的中间位置。她在和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对话中说:感觉自己用心备课,可是孩子们并没有掌握,所以就一直稳居年段最后一名。因为我忽略了学情,觉得我们班的孩子和别班的一样,照搬照抄前辈的套路,事实证明绝对不可以。后来自我反思与不服输的倔强,让我下定决心,终于由最后一名变成了中间位置,但还没达到年级组前三,有点遗憾。”A老师无愧于她的优秀,在同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她没有在他人轻率的眼光中败下阵来。

B老师也用行动和业绩证明了自己的优秀。种种问题不过是年轻气盛、耍要小聪明,不过是缺乏经验而已。获得适当的帮助后,B老师就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C老师原本已经做好了不行就辞职的打算,向教研员吐露这个想法后,被教研员劝阻了。当晚教研员找了几位优秀教师,教她如何驾驭课堂、如何组织教学,教她如何设计教学,帮她找到她的症结,她的教学能力得以迅速提升。一段时间后,学校欣喜地看到了C老师的成功转变。

新教师入职初期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教学、管理、德育、与家长的沟通等各方面都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有的老师凭借自己的天赋、学习、韧劲等可以迈过,得以拔节成长;有的老师可能会寻求帮助,从身边乃至学校之外寻求帮助,让自己走出困境;有的老师则可能回避或退却,承认失败,从而失去职业信心和追求,走向平庸。因此,善待新老师,千万不要轻易给他们贴标签。教师需要学校的肯定和鼓励,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校及时伸出援手,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专业支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问题,帮助他们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他们把成长中的障碍转变为向上的阶梯。

学校中需要帮助的不仅是新教师,持续的专业支持是所有教师都需要得到的帮助。

很多学校受困于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有些教师50岁不到,就毫无职业热情,倚老卖老,出工不出力,存在着教学效果差、学生不欢迎等诸多问题。依我的观察,一所学校如果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成为普遍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一定是学校缺乏教师专业成长的持续支持机制。教育教学是一项需要专业能力、智慧、情感投入的事业。但因为缺乏专业支持,中年教师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补给,体力精力退化,技术方法僵化,情感淡漠,心灵枯萎,精神枯竭,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吃力,感觉力不从心,无法跟上年轻人的步伐。这一切让他们沮丧,逃避、退缩、溃败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在一所能够给予教师持续专业支持与帮助的学校,哪怕是年近退休的老教师也会充满活力,其精神面貌依然是饱满昂扬的。老教师虽然在体力上无法与青年教师相媲美,但因为持续的专业滋养,他们像醇酒一样愈久弥香,其精湛的教学水平,深厚的智慧积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提掖后辈的长者之风,足以让他们始终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名教师的成长之路都可能遇到障碍甚至失败,能否获得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向失败学习或者低头,也许就是人生的分水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问题不仅来自工作,也可能来自生活,需要的帮助可能各不相同,我们很可能没有能力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但很多时候书籍可以做到,浩瀚的书海里可以找到每个人正需要的那本书。以我个人的经验,刚走上教育之路时,正是因为波利亚,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我知道原来教育可以这样有温度;因为陶行知等大家,我对教育的目的有了更多的思考,我的精神世界才渐渐充盈。在缺乏其他帮助的情况下,书籍是我最好最及时的良师益友。

相信每名教师都渴望成长,相信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每名教师都可以成为好教师。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引导教师走上阅读之路,提供丰富多样的好书,推荐不同职业阶段适合阅读的书,营造好的阅读和分享氛围,让教师在阅读思考中遇到更好的自己。这是每所学校可以做到,可以给予教师的帮助。

好的学校始终关注自己的教师,能够给予教师持续的成长支持;平庸的学校是放羊式管理,适者生存,自生自长;差的学校则可能在教师遇到挫败时就开始放弃他。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