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61035
  • 题量:9
  • 年级:高考
  • 类型:高考试卷
  • 地区:天津
  • 更新:2025-07-24
  • 浏览:9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天津卷)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者,和也。“礼之用,和为贵”——从这个意义上,荷花其实是可以与牡丹、梅花并称为三大“国花”的。俗话说:“养花一年,赏花十日。”任何花卉,为大众所观赏,为诗人画家所( ),主要在它短暂的开花期。“谷雨三朝看牡丹”,当花尚未开或花已凋谢,又有谁会相约一起去看牡丹的呢?贵为花王,尚且如此,这个道理( )。

然而,荷花却是一个例外,而且,几乎是百花中唯一的例外。从“”的新叶初萌,到“”的繁花盛放,再到“”的凋残败落,甚至花事完全散场,“”,犹有莲蓬与藕,供人们继续观赏、享用!一般的赏花,多有各种名目的禁忌,荷花则宜露、宜风、宜晴、宜雨、宜烟、宜月,宜绿云十里、无边香色,宜一茎孤引、双影分红……可谓无时、无地而不宜,这在百花中更是( )的。

晨露之中,“霏微晓露成珠颗”;艳阳之下,“向日但疑酥滴水”;夕晖之中,“无情一饷敛斜阳”;月光之下,“月晓风清欲坠时”;习习风来,“亭亭风露拥川坻”;疏疏雨降,“晚雨跳珠万盖匀”;郁茂则“绿塘摇滟接星津”,零落则“翠减红衰愁杀人”……论山水给予艺术家的意象,是“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四时之景不同“朝暮之变态不同”的,所以可谓丰富多彩、层出不穷,一山而可兼数十百山之形状意态。__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

关注 不值一提 硕果仅存

B.

关心 不言而喻 硕果仅存

C.

关注 不言而喻 绝无仅有

D.

关心 不值一提 绝无仅有


(2)下列文章中甲、乙、丙、丁处的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

①菡萏香销翠叶残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

③留得枯荷听雨声

④映日荷花别样红

A.

②④③①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3)文章末尾划线处的空白部分,下列哪一句是最恰当的( )

A.

而艺术家给予花卉丰富之形态,是可媲美山水的。

B.

而花卉是可媲美山水,给予艺术家丰富之形态的。

C.

而艺术家笔下可媲美山水的花卉,形态之丰富,无过于荷花。

D.

而花卉给予艺术家的形态之丰富,可媲美山水的,无过于荷花。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3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动科技化,指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特有的基本生存生活实践活动中,利用科学技术的创造性功能进行物质、精神生产与服务的对象化及其过程。科技是劳动的核心内涵,劳动是科技的实现外化,两者融合在成果及生产之中,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同时体现了脑力劳动(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重复劳动)的高阶复合关系。劳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步,科技伴随着劳动的进步而发展,这正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促进劳动科技化的进一步飞跃发展。

当今社会、劳动科技化发展程度已远远高于传统社会,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不二选择。劳动科技化的迭代,促使现代社会的劳动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劳动教育与培训具备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在体力与脑力复合的时代,复合劳动的含义不是过去所指的复杂劳动,而是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整合劳动。复合劳动也不是单指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简单结合,而是更大程度上的高阶劳动,具有更高的劳动价值、劳动效应。培养造就高阶劳动者或者高阶劳动能力,是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造就高阶人才的重任自然落在未来的教育系统和高阶劳动者培养系统上,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满足的。

(取材于涂建新等《劳动科技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材料二:

为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着力构建结构化的劳动教育内容。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劳动同样涉及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协调发展。因此,劳动教育既要加强劳动概念、劳动性质、劳动价值观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抓实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创新思维,实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对于混合式劳动教育,要按照以知辅劳、以劳促思和以思培德三个重要的方位确定内容结构,从而将其结构化为劳动有关的知识、劳动中的知识和劳动后的知识。劳动有关的知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劳动概念、劳动原理、劳动价值观和涉及劳动实践过程的准备性知识。劳动中的知识是指学生在不同类型劳动活动的具身体验中整合劳动理论知识、劳动过程和技能而产生的经验性知识。劳动后的知识是指学生在劳动后经过内化而形成的劳动素养等。

将学生群体经常使用的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融入劳动教育过程,能帮助学生快速接纳新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快劳动认知的转变。下表“劳动教育手段的数字化”列举的一系列依靠新兴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混合式劳动教育手段,让劳动教育更多元、更规范、更系统,让劳动教育资源更丰富,进一步满足了师生的期待。

(取材于詹青龙等《混合式劳动教育: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形态》)

(1)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劳动科技化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必然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B.

复合劳动的含义不只是过去所指的复杂劳动,而且是复杂、综合的整合劳动,具有更高的劳动价值、劳动效应。

C.

传统教育无法满足新时代培养造就高阶劳动者或者高阶劳动能力的需要,禁锢了劳动科技化的发展。

D.

劳动教育要想实现知行合一,把劳动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就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2)根据材料二,填入下面示意图空缺处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名称:

image.png

A.

①混合式劳动教育的形式

B.

②劳动经验

C.

③劳动精神

D.

④以知辅劳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津冀联合开通的高速干线物流货运点对点自动驾驶,是劳动科技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体现。

B.

劳动创新科技,科技优化劳动,二者相辅相成,劳动科技化成为潮流与趋势,不可逆转。

C.

混合式劳动教育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势必被淘汰。

D.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劳动教育电子导师可以突破时空藩篱,有效减轻专业化劳动教育教师不足的压力。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浏览:4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公曰:“寡人虽无能也,愿知所以行三者之道,可得闻乎?”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至矣!大婚既至,冕而亲迎。亲迎者,敬之也。是故君子敬为亲,舍敬则是遗亲也。弗亲弗敬,弗尊。此爱与敬,政之本与!”

材料二:

子贡为信阳宰,将行,辞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赐也少而事君子,岂以盗为累哉?”孔子曰:“汝未之详也。夫以贤代贤,是谓之夺;以不肖代贤,是谓之伐;缓令急诛,是谓之暴;取善自与,是谓之盗。盗非窃财之谓也。吾闻之: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治官莫若平,临财莫若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匿人之善,斯谓蔽贤;扬人之恶,斯为小人。内不相训而外相谤,非亲睦也。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故君子无所不慎焉。”

材料三:

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均选自《孔子家语》)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庶物从之 庶物:万物

B.

是故君子敬为亲 兴:倡导

C.

不肖代贤 不肖:不聪明

D.

枯鱼索 衔:含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愿知所以行三者之道 所以游目骋怀

B.

政之本与 奔车朽索,可忽乎

C.

孔子 不拘于时,学

D.

亲负米百里之外 击破沛公军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

B.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

C.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

D.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


4)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坐”,指在尊长近旁陪坐,《论语》中也有子路、曾皙等人侍坐于孔子的记载。

B.

古人的名与字常有关联性,文中的“赐”是子贡的名、“赐”与“贡”意义相对。

C.

“宰”,古代官名。“信阳宰”指信阳的地方长官,总管当地事务。

D.

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奉天子之时”中的“天子”指鲁哀公。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认为,“大婚”是教化百姓的途径,国君在婚礼过程中应表现出恭敬的态度,成为楷模。

B.

子贡赴信阳前,孔子告诫他要勤于做事,特别是要任用贤德之人,使他们奉守法令来引导百姓。

C.

子路因为父母年老而无法做官,直到父母去世后,他才一展抱负,在楚国过上了富贵生活。

D.

这三段记录孔子与他人对话的文字言简意赅,具有较强的论辩性,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 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无辞而对?

B. 治官莫若平,临财莫若廉。

C. 内不相训而外相谤,非亲睦也。


7)请概括三则材料分别从哪个角度体现了孔子的思想观点。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浏览:3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崔郎中赴幕

[唐]温庭筠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注]这首诗是诗人送崔郎中赴幕府任职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回顾曾经在黔巫之地与崔郎中离别,如今崔郎中东去,两人将再次分别,更觉感伤。

B.

“心游目送”句用虚写表达对友人的牵挂;“雨散云飞”句谓此番别离,又将二十年不得相见。

C.

诗人认为,显达可不必经科举折桂,崔郎中因擅长写文章被聘入幕府,已显示了他的才华。

D.

这首七言律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中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情意。


(2)如果用“以诗解诗”的方法,以下三句诗哪一句适合解读本诗尾联?请说明理由。

①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题型:18
  • 难度:中等
  • 浏览:3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平辞赋悬日月”是李白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在《屈原列传》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雪》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苏轼面对滚滚长江、巍然赤壁,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有类似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足球队以一球未失的战绩赢得学校比赛冠军,同学们借用《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赞守门员的出色表现。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浏览:4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