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典型案例:精品活动催生精彩成长

班级管理 2022-05-27 09:13:18

2017年秋季,笔者在经历了本章带班困惑中讲述的体育社团出现的新状况之后,经过认真分析,发现周末体育社团对于八九岁的孩子而言,需要以他律为主的总结评价来引导和激励。其实,自班级社团成立以来,轮值家长们和后来聘请的专业体育教练每次社团活动结束后也有相应总结,但是整体情况总结得多,针对个体参与态度等方面的总结与评价还需要加强,加之班主任深度介入少,对学生实际参与状态把握不够,得到的分管核心家委的反馈信息不够全面,导致看不到问题的真相。这反映出核心家委工作策略及能力搭配等方面的问题,也暴露出需增强学生做事认真、敢于担当的意识等深层问题。

本班的核心家委建设自二年级才逐步开始,侧重整体布局,成立了对应部门,也做了对应分工,表面上各项工作运作有序。但基于体育社团及运动会的情况反馈,笔者看到当下需要调整核心家委的具体分工,同时完善家委间分工协作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推动班级日常事务精细化运作。笔者作了如下调整:

首先,召开核心家委会议,以体育社团和运动会的现状为例,共商改进策略,达成基本共识。

与此同时,班主任根据一年来家委工作状况,重新物色班级核心项目的负责家长,并私下交流,共同分析对应项目的改进策略。

其次,打造“精品”节目彰显每月轮值家委风范。恰逢12月有新年晚会和家长会,经商议,把迎新晚会与班级共读结合起来,以共读《木偶奇遇记》为基础,排练一场全班参与的童话剧,在家长会上演出。

这个任务高度考验着轮值家委之间的分工合作及统筹协调:一台指定内容的童话剧,全班同学参与,需要量身定做剧本,考验着智慧;时间紧,除表演当天彩排外,均不占用正常上课时间,真正排练时间只有三个周末加三个周五放学后的时间,考验着统筹;事情多,角色分工、道具准备、音像准备等,考验着耐心。

虽然任务艰巨,但大家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活力四班《木偶奇遇记》童话剧演职人员名单及分工名单

总导演:张昌武、廖远哲、王怀玉。

副导演:李涵博妈妈、黄千艾妈妈。

统筹:林彦希妈妈、周玉格妈妈、许育铭妈妈。

编剧:廖远哲。

录音、音效、配乐:张昌武。

服装道具:胡倩涵妈妈、邓子昊妈妈负责演出现场所有服装的分配、道具的准备。

剧务:张锴鑫妈妈、缑雨鑫妈妈负责演出现场演员候场的秩序维护。何文熙妈妈负责配合演出背景的更换和上下场录音的更换。

化妆造型:张馨仪妈妈、吴林轩妈妈、黄千艾妈妈负责主要演员的面部彩妆。

周玉格妈妈、许育铭妈妈负责其他演员的普通化妆。

摄像:陈君然爸爸(全程摄像)。

拍摄:陈致和妈妈,主要负责演出当天台前的各种拍摄。方嘉怡妈妈,主要负责演出当天幕后准备的各种拍摄。二位妈妈记住,表演结束后拍集体照留念。

公号编辑:林彦希妈妈。

此剧现场展示,孩子们落落大方、得体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全体家长经久不息的掌声,很多家长热泪盈眶。20天,在6名家长的策划、推动下,孩子们如此精彩地演绎童话剧,全体家长见证了孩子们在童话剧中各种能力的发展:语言及肢体动作传神表达的能力、各角色之间的默契配合、遇到临时问题时的机智应对等。这让家长们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是多元的,需要多元的环境去促进。

我趁热打铁,在演出结束后、家长会开始之前,精要回顾整台剧背后的故事:有孕在身的组长妈妈的全局统筹及过程跟踪推进,各位家长之间的默契配合(既有明确分工,又有亲密合作);为了整台童话剧的完美呈现,轮值家长们无私共享所有可以调配的资源;追求效率更追求质量,整台剧中每个小演员的动作细节、服饰搭配、化妆打扮,均精益求精。

孩子们这次难得的锻炼经历离不开12月轮值家长们对活动的全程架构与倾情投入,他们对活动的高标准及精细化筹划为今后轮值家委推进专题活动定下了工作标准基调。

借由此童话剧开启新学期家长会,家长们见证了12月轮值家委的用心及孩子们活动期间的快乐和得到的独特锻炼。

家长会上,明确了核心家委项目负责制与轮值家委负责月工作的双轨运行机制,各家委按照工作目标各自把握节奏。与此同时,班主任将阶段性工作重心转到学生规则意识、自我超越等内在品质的培养上。以运动项目为突破口,以体育社区为抓手,多管齐下,家校携手,以促进学生自主运动意识和自我超越意识的发展。

第一,班级召开班会,让学生自我分析三年来运动会上自己的表现及班级现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第二,成立班级运动项目组,由三名家长负责,分别从班级特色运动项目、日常体育运动和体育社团三个层面交叉融合推进,为每个孩子建立基础性数据档案,每周对孩子各种状态下的表现进行数据及态度双向总结,因人而异,提出下一步目标。

第三,发起PB自我超越奖,每周班级组织学生自我总结,并学习参考家长的总结反馈。除了体育社团活动外,学生自发成立运动小组,相互鼓励,相互提醒,相互发现对方的进步,每周在班内分享。结合制定的奖励规则,班级隆重颁发各类奖项,并张榜公布。

在家长、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之下,在精神鼓励与目标激励的促进下,班级运动风气越来越浓,班级学生持续45分钟长跑人均达到6公里,且大部分同学越来越轻松。孩子们课间及周末自发组织的各类游戏或运动小项目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

核心家委在策划班级活动时,也显得越来越精细和全面,学生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良好的开端会带来更精彩的未来!

温馨贴士

追求复杂思维视野下的多维发展

“学校教育是综合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介入,应该是全面的;家庭生活的内容也是具体综合的,教师应综合性地影响孩子的家庭生活。这就意味着家校间的‘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学业成绩、生活习惯上,也不能停留在任何一个具体领域或维度上。完整的人的生成,需要完整的生活,需要完整的家校合作。”(李家成、王培颖:《家校合作指导手册》)这段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家校合作需要放在多维度视角下综合考量和推进,家校合作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学业成绩和生活习惯上。沟通方式也应从“互访”“家长会”等正式场合延伸到一切可以利用或者说有意创造的各种非正式场合下的随机交流,辅以各种平台互动式的间接交流,再加上活动互动中的多维了解等。

除此之外,我们对新时期的家校合作,还需要从共同成长的角度去定位。当家长和教师(班主任)从心底认识到高质量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彼此的成长,彼此的成长又能促进学生(孩子)更好地成长,相信双方就会有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家校合作中,会自觉反思并主动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提升自我;会把对方当成伙伴儿,当成学习对象,以欣赏、理解的眼光,走近彼此;会跳出具体的人和事的局限,以更豁达的胸怀、更开阔的视野,从个体视角转向班级全体学生的发展视角,为促进班级发展,作出更多努力!

如此,家校成长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生成就为期不远了。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