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耐心:我就是不想上学

班级管理 2022-02-15 09:04:47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是,偏偏有孩子不喜欢学习。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也许每个班级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办呢?

初次相遇:我感觉会有故事

这个孩子我暂且叫她L。第一次见面,我觉得这是个蛮有灵气的孩子。可是孩子的眼神里始终有种闪烁,邪邪的味道。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从眼神看清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以一个老师多年的专业眼光,我能感觉到这孩子将会有故事发生。

我第一次给孩子妈妈打电话,和孩子妈妈交流:“这孩子冰雪聪明,但是这孩子也像股票,有时暴涨,有时暴跌,关键是我们家长和老师怎么去面对了。”孩子妈妈连连称是:“老师,我们家孩子,要是她认真学习,真的是一棵好苗子。”我浅浅一笑:“您放心,我会好好待她的。”说这话时,我是发自真心喜欢这孩子。

我喜欢工作具有挑战性。教育问题越难,越考验一个老师的专业素养。越是特殊的教育难题,越促进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虽然这样的过程充满磨炼,但是,我却愿意享受教育“痛并快乐着”的体验。

出现问题:我不想上学了

开学两周,第一周还有新鲜劲,第二周开始厌倦,孩子就出现问题了。慢慢地,各种问题开始暴露。中秋节一过,孩子就开始和家长闹不想读书。

我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为在第一天我已经有预感:这孩子会闹不读书。这么多年来,遇到的这样的教育案例比较多,可是不同的家庭,最后的结果不尽相同。

孩子妈妈开始有些焦虑起来,孩子开始不想做作业,不来上学。我告诉孩子妈妈:“等孩子来了,我找她聊聊。”

果然,孩子在家里休息了一周后,来学校了。

我找孩子聊天,了解到孩子受到了很多不良思想的侵蚀。孩子说:“老师,我以后反正都要读职高,这几年就是混。”我有些惊诧,这孩子怎么这样的想法?

“你的成绩可以考更好的高中啊,为什么不给自己更多机会呢?”我笑着和孩子交流着。

“多考上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可以多些奖金,你以为我不知道?”

我更加惊愕,怎么这孩子会有这样的思想?

“孩子,人一辈子不是像你想的就是为名利而活,人可以为信仰而活,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也许孩子现在不明白,但是人生一辈子活着的意义,我可以跟孩子多交流。

这一次谈话宣告失败,我心里有些怏怏不乐。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她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知道人生的意义。

发生冲突:我就是不听话

孩子仍然是有时上学,有时不上。

孩子家长也表示很无奈,没有办法强制要求她来。唉,最无力的事情就是家长对孩子完全是失控状态。

周一,孩子来上学了。上午太忙,我没有时间,打算中午再和孩子谈一谈心。

中午放学后,孩子坐在位置上,不去吃饭,教室里还有几个孩子。我有些惊异,问:“你们怎么不吃饭?”几个孩子有些不好意思。

“同学们,不吃饭,按班级公约是要请客的哟。”我戏谑地说。

几个孩子扮扮鬼脸,急忙跑出教室吃饭去了。L仍然坐在位置上。

L,你怎么不去吃饭?

“我想干什么,关你屁事。”L开始爆粗口,鼻子哼哼着。

我突然脑门上火,但还是极力抑制住:“并非不关我事,是学校赋予我这个责任来管理大家。”

“呵呵,我就是不听话,不要谁管,怎么样?”孩子挑衅地说。

“我不和你计较,我是老师。”我自找台阶,可是心里很是伤心。

“老师,按班级公约,少数服从多数,我这个少数可以不服从多数,吗?”孩子还是不屑一顾的样子。

“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的,我们在一个集体中,集体也是有规则的。我们需要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定。”我努力和孩子沟通着。

“我可以不做作业吗?”孩子继续说。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怎么可以不做作业?不然其他同学跟着学,怎么管理呢?”我一直坚持着《正面管教》里的观点:温和而坚定。

山重水复:我还是不想上学

孩子又有几天没有上学,我和孩子妈妈交流时,能感觉到妈妈的焦虑,还是无能为力。这件事已经不是小事,我必须和领导汇报。我把孩子的所有情况一五一十汇报给领导。

后来,孩子突然给我来信息,我和孩子聊了一下。

L:吴老师你好,我是L。因为年龄不够,我暂时上不了职高,现在在初中里面呢,就只是混个年龄。我不想写作业,除了这个其他的纪律我都会遵守的。去读职高,我和我父亲是达成了共识的,就是我母亲还未同意。我现在呢,还在劝她,她同意了,我就去读职高。

我:孩子,你这么小,为什么就不想想自己更好的人生和未来呢?我们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以后在该安逸的年龄会加倍还回来的。

L:我想过的,我宁愿这几年快乐一点,辛苦后半辈子。

我:决定读什么学校,由你和父母决定,吴老师不能为你做选择。但是,我作为老师,可不希望我们L自暴自弃。

L:我现在在普中只是想混个年龄,纪律方面我也会遵守,我想申请一下不写作业。

我:当学生怎么可能不做作业?哪怕你读职高也是会有作业的。学生不做作业就像农民不种地,医生不看病,老师不教书一样,那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L:职高一般都没有作业的,除了高考班。说实话呢,我也不想当学生的,每天去学校也只是为了混个日子啥的,我觉得这样根本就没有意义呢。

我:可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学校不可能不做作业的,这是基本的底线。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底线的。读书是自己的义务,我的L妹妹。

L:九年义务教育我也知道的,虽然我有这个义务,但是我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吴老师有空的时候可以帮我联系一下职高那边吗?

我没有答复她,我作为老师没有联系的义务,我也不可能那么做的。关于这件事,我和孩子妈妈交流了我的想法。

不久,孩子来学校了,学校领导也教育了孩子。可是,一个不愿意醒来的人,任何人都拉不起来。

果然,孩子上学了一天,位置又空了……

出现转机:我来帮你想办法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给孩子带来了彻底的转机。

一天,一学生问我:“老师,你们班L来上学了吗?

“怎么?”

“她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这样了。她告诉我们,她以为在家里可以好玩一些。没想到,她妈妈不给她零花钱,她说不好玩。”

妈妈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这件事,家长必须亮明态度的,不然妥协下去,只会越来越恼火。

有些事情需要等待,需要孩子自己想明白,悟明白,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等待孩子的顿悟。

孩子来上学了,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每一寸自尊。

我跟全班交代:“同学们,有的同学因为一些原因,暂时在上学上有些障碍。大家不要围过去问东问西,我相信如果你们遇到问题,也不希望别人来打听的。”

中午,孩子来找我,有些羞涩:“老师,我来例假了,衣服有点脏。我想回去。”

“我看看。”孩子衣服上有一些斑点。

“不要担心,我来帮你想办法。”我告诉孩子。趁着孩子们午睡的空当,我跑回寝室,给孩子带什么衣服呢?中学生爱美,需要流行的,但我毕竟是大人,很多衣服不适合。我把柜子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一件新买的卫衣和一条黑色运动裤,还有卫生巾,又急匆匆地跑回教室。

教室里全班都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教室,示意孩子出来。

“给,拿去穿吧。”孩子脸上有些惊异,继而不断摆手,“老师,不用,真的不用。”

几个来回,孩子执意不换,我也不再强求。我把衣服放在教室的角落,说:“我把衣服放在这,你要是需要随时拿去换就是。”孩子低着头,但是不经意间,我能看到孩子脸上许久没有露出的微笑。

我顺势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来,很轻松地递给孩子:“拿着,吃颗糖。”孩子脸色微红,羞涩地接过去。

晚上,孩子妈妈发来短信:“吴老师,这么晚了打扰您休息了,孩子今天回来很开心,拿了一颗糖给我,说吴老师给的。还有您去宿舍给她拿衣服,在班上让同学不要问她这几天不在的原因,点点滴滴孩子都很感动。”

看着这样的短信,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作为孩子妈妈,她是焦虑的;作为孩子,L还是淳朴的,又是幼稚的;作为老师,我期待孩子的改变。可是,教育毕竟是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像今天这样,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所以我从来不指望用一次爱的教育就能感化和改变什么。也许有的错误就是成长中一次懵懂的无知,一次青春冲动的叛逆,可越是如此,越需要耐心,需要等待……

回环反复:我随时欢迎她上学

L上学坚持了两天,位置又空了。

没过多久,孩子发来微信:“老师,我想办休学。”

“休学,得真正生病了,需要休息三个月以上,并且需要三甲以上医院的证明。”

没过多久,孩子说:“老师,我要来请假。”

没过多久,孩子又说:“老师,我要来上学了。”

我回答:“上学,老师随时欢迎你。但是,作业该完成的要完成,纪律该遵守的要遵守。”

孩子来了,可是,仍然不做作业也不遵守纪律,自己想走就走了。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不知道这孩子还要折腾多久。

后来,孩子又来了,看来这个事情必须快刀斩乱麻,不能这样下去了。哪怕疼也要好好疼一次。看着孩子那萎靡不振的样子,我心里一阵酸楚。那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就这样放弃自己,我心疼得厉害。

我斩钉截铁地说:“这次,不管妈妈有多忙,必须到学校来我们一起说个清楚,你到底要怎么样?”

“我妈要上班,没有空。”孩子还是一脸不屑地说。

“你看你哟,这怎么像外面操(混)社会的?”

“你怎么说我操社会?”孩子有些愤怒。

“你现在这个样子就不是一个学生的样子,这就是操社会。”我语气变得强硬。

“锤子个操社会。”孩子开始爆粗口。

“你看你哟!”我仿佛已经听到心碎的声音。

“你把我妈找来,把我接回去吧。”孩子仰着头说。

过了一会儿,她的妈妈来了。满脸憔悴,可怜的妈妈,为孩子的事情已经心力交瘁。

“我觉得我们作为家长,是不是在读书这个问题上需要态度强硬一点了?”我隐晦地表达。

“就是啊,我的很多朋友也都这么说。”孩子妈妈说。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

“妈妈,我要回去,我要读职高。”孩子还是桀骜。

“如果她真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家长就让她去尝试一下,也许她尝遍了所有的事情,就会想明白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时候喜欢折腾的孩子需要折腾完所有事才会回头。

“万一,要是职高也没有读好……”家长有些担忧。

“你放心,我随时都会欢迎她来学习的,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我看着孩子妈妈,坚定地说。说这话,我是真心的。读书本就是孩子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不管作为母亲还是老师,我能感同身受家长的担忧和想法,所以,我是发自内心地接纳这个孩子的。在心灵深处,我是很在乎这个孩子的,可是她的叛逆,让我真的伤心了。

柳暗花明:希望再给我一次机会

也许这一次,真的成了孩子的一个顿悟点。

我在孩子面前亮出底线:如果要请假,必须家长签字;如果回来上学,必须和监护人说好。

我也能感觉到L的妈妈变得越来越强硬。

第二天,孩子妈妈发来短信:“昨天,我给孩子提出了一个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按时上学,放学,认真完成作业,尊重师长。她不完全同意。所以今天没有到学校来。”

“我们始终坚持一个态度:温和而坚定。”我和孩子妈妈交流着。

后来,孩子微信上找我:“老师,我真心想好了,这次会好好学习。”

“不要把学校当茶馆酒馆。”我变得比以前强硬。

“老师,这种事情以后不会发生了。”

“用行动证明,而不是语言。”

“希望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没有回复,我需要孩子的行动,机会我已经在心里默认了。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你,L,你知道吗?

果然,这次孩子回来,我从眼神都能感受到她的改变。当一个人精气神不一样的时候,当一个人思想改变的时候,一切都会变。

我抓住机会,情不自禁在班级表扬:“你看我们L,现在变得越来越好啊。”

晚上,我和妈妈商量,晚上在家里补习功课,白天在学校我多多关心她,关注她。

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我尽量给孩子找台阶,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会追上来的,一定!

从量到质:源于日复一日的关爱与静候

我很是惊喜,也很感慨,看到这样的一个孩子,最后终于走上正轨,我不禁喜极而泣。

中午,我找孩子谈心:“你怎么突然就想明白了?

”孩子嗫了很久,告诉我:“老师,其实那天在路上的时候,我看到外面走着的都是老人、小孩,没有我这样的人,然后……”

我心里一阵酸楚:“是啊,当我们在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人生加一个意义。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你有更大的潜能,你应该有更好的人生。”我和孩子从人生谈到学习,从学习谈到近期的目标。

“看到你现在积极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我背过脸,我的眼角已经浸满泪水。还好,孩子要跑去上音乐课,没有看到我的窘相。

回想走过的历程,也许一件事可以改变孩子的看法,可是改变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关爱与等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买了十个馒头,吃了九个都没有感觉,第十个他吃饱了,这个人说,早知道如此,我就不吃前面九个,只吃第十个。其实,关键的力量,恰恰蕴藏在前面九个里。

云开日出:我们家长也在提升

为了孩子的改变,我和孩子妈妈从来没有间断过沟通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地调整步伐:尽量适应孩子;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孩子妈妈在不断变化——从束手无力、迁就退让,到慢慢坚持原则,再到自主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我真佩服这样的妈妈。当孩子出现问题,对我们大人来说,是磨炼,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

我再一次很是兴奋地和孩子妈妈聊着:“L妈妈,我真的觉得我们L这段时间状态很不错,完全是变了一个人,人也变得精神了,敞亮了。我很好奇,您用了什么绝招?”

孩子妈妈回复:“其实,我也有责任,没有在初期做好工作,调整好她的情绪和心理。她老是埋怨我的语言有点多,啰唆。后来,看了好几本青春期方面的书,比如《不管教的勇气》《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正面管教》《解码青春期》等,天天学习。”

瞬间,我的心融化了,立马把L妈妈分享的书分享到家长群,并附上:“各位亲,想改变自己的孩子,我们先要学会改变自己,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班上有一个同学,我觉得转变非常大,因为妈妈也在跟着成长学习。为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点赞!我相信:慢慢地、慢慢地,这样的家长会越来越多的。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天。”

发完这段文字,我不禁潸然泪下。一起走过的旅程啊,经历了多少山重水复,终于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也许孩子还会反复,可是我不惧,不忧,不急。因为这才是,真实的成长!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