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沟通,我自豪”是由一个初二班级的学生在5—6月份举行的一项班级主题活动。这个主题活动“大项目”包含一系列“小活动”,其中居于核心的、处于高潮部分的是一场以“主动沟通”为题的主题班会(见案例1-2)。
这个班级在进入初二后,有多位同学先后出现与家长沟通不畅,甚至发生争执的情形。综合考虑到他们在初中阶段面临着自我意识正在形成、需要通过多方面的交往形成自我认同等阶段性的发展特征,班主任由此特别关注这些现象中的亲子沟通问题。
对此,除了针对个别情况及时协调亲子沟通、解决具体问题之外,教师带领学生将学校的安排和自己的设想结合,先后开展了两项主题活动——“十四岁,我们正在长大”(以现场举行的“踏上青春新旅程”主题班会为核心)和“理解父母,我心舒畅”(以“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主题班会为核心)。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亲子互相理解、换位思考。在此基础上,大家决定:顺势推进,学会“主动沟通”,开展新的主题活动——“我沟通,我自豪”(以“主动沟通”主题班会为核心)。在6月7日举行主题班会之前,大家一起开展了四个“小活动”,作为班会的准备活动:(1)撰写前面活动中的感受或相关成长故事;(2)全班同学收看“十四岁生日仪式”及“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主题班会录像,在回顾体验的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我和父母有过哪些争执和分歧;(4)分组策划主题班会“主动沟通”,并在先后形成三个版本的方案的过程中分工筹备。
在对第3版活动方案作了一些调整之后,现场举行的主题班会“主动沟通”分成四个环节(参阅案例2-3)。
(1)回顾成长的感受。播放十四岁生日仪式的录像剪辑,鼓励同学在回味录像记录的内容时继续思考:十四周岁意味着什么?在简要讨论后,播放前一次班会“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此前的情感体验、激活已有的思想认识,交流上次班会获得的成长感受。
(2)主动面对成长的烦恼。分两段播放一个“身边的小故事”的录像(月考成绩不好引发的亲子争执及其解决过程),让大家思考:引起争执的原因在哪里?如果你身边的同学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在接受大家帮助的同时,自己该如何主动解决问题?更值得探索的“成长的烦恼”是:如何见证自己作为初中生正在长大?在讨论中,大家达成共识: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学会主动沟通,这才是化解冲突的关键。
(3)感悟自己的责任。主持人组织了一项现场调查:在学习安排、亲子沟通等方面,“你有‘小孩子气’行为吗?”看到回答几个题目之后的统计结果,同学们感悟到:你表现得越小孩子气,你的父母越把你“拴劳”。要想让自己在家中享受到更多的自由、更充分的尊严,就要证明自己正在“长大”,让家长放心。随后,请一位同学讲解主动改变自己、实现有效沟通的事例(即下文中的“‘屈辱地玩’和‘自豪地玩’”),进而让大家讨论:在亲子沟通中实现双赢,我们可以有哪些对策?同学们提出一个个办法,让大家进一步领悟到: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实现双赢,确实是化解亲子冲突、促进家庭和谐的好办法。
(4)享受成长的光荣。在师生互动中,同学们感悟到:主动承担成长责任,不仅能促进自我发展,还能回报父母和社会,创造初中阶段更主动、更成功、更自豪的学习生活。
最后,教师因势利导,在同学们通过主题班会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之后,引导同学们开展两个后续的“小活动”:(1)落实“我们怎样与父母沟通——给同龄人的建议”,将其转化为各人的行动计划;(2)在周记中记录新的感受和成长故事,在班级内分享更多成长快乐。
可以看到:在“主动沟通”这一班会之前、之后的系列活动就构成一个整体,即本书倡导的班级活动“大项目”(见表2-1)。相比于作为一个“小活动”的主题班会,一个“大项目”更为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引领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的教育智慧;从更长时段来看,这个“大项目”与此前的两个“大项目”一起,构成了该班为解决“亲子沟通”问题而主动策划和实施的系列“大项目”(见表2-2)。
表2-1主题活动“大项目”我沟通,我自豪”中的系列“小活动”
前期“小活动” |
核心“小活动” |
后期“小活动” |
1.写出以往的活动感受或成长故事。 2.收看前期活动的录像。 3.组内调查:我和家长的争执或分歧。 4.分组策划新的班会,合理分工,准备班会。 |
5.主题班会“主沟通” (1)回顾成长的感受; (2)面对成长的烦恼; (3)感悟成长的责任; (4)享受成长的光荣。 |
6.实施“亲子沟通”行动计划。 7.记录新的体会和故事,分享交流。 |
表2-2解决“亲子沟通”问题的系列“大项目中的系列“小活动”
序号 |
大项目1 |
大项目2 |
大项目3 |
主题 |
十四岁,我们正在长大 |
理解父母,我心舒畅 |
我沟通,我自豪 |
系列 “小活动” |
1.请家长给孩子写信; 2.学生写成长故事; 3.搜集见证成长的资料 (如不同年龄的照片); 4.策划准备班会; 5.参加全年级一起举行 的“十四岁生日仪式”; 6.举行主题班会“踏上青春新旅程”; 7.撰写活动体会。 |
1.调研家长对孩子的期待; 2.调研同学对家长的看法; 3.小组交流后提交有代表 性的作品; 4.策划准备班会; 5.举行主题班会“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 6.实施“亲子沟通”行动 计划; 7.记录交流新的体会和故事。 |
1.写活动感受或成长故事; 2.收看前期活动录像; 3.调查亲子交往状况; 4.分组策划准备班会; 5.举行主题班会“主动沟通”; 6.实施“亲子沟通”行动计划; 7.记录交流新的体会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