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十一章11.3练习卷
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时,通过不同途径散失的水分,结果如表(单位:ml)
尿液 粪便 汗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800 200 100 300
运动(一天) 500 200 2000 600
则运动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 )
A.尿液 | B.汗液 | C.粪便 | D.呼出气体 |
水是生命之源,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的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
D.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 |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
B.丁结构内的液体叫原尿 |
C.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
D.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丙处重吸收 |
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把错误的叙述找出来( )
A.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③④⑤构成 |
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②中流的是静脉血 |
D.⑥中的血液比①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
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滤过)作用 | B.肾小囊的透过作用 |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D.肾单位的透析作用 |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④⑤合称为肾小囊 | B.图中④⑤⑥合称为肾单位 |
C.图中①④⑤合称为肾小球 | D.图中①②③合称为肾小管 |
分析下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主要成分 患者尿液(克/100毫升) 正常人尿液(克/100毫升)
水 97 97
大分子的蛋白质 0.10 0.00
葡萄糖 0.00 0.00
无机盐 1.20 1.20
尿素 1.70 1.80
A.肾小管 | B.肾髓质 | C.肾小球 | D.肾小囊 |
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肾单位 | B.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尿 |
C.③内流动的是血液 | D.④为输尿管 |
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A.依次是家兔、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动物
B.依次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C.依次是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D.依次是肾小囊、肾小球、肾单位、肾脏
如图为某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内液体中没有尿素和血细胞 | B.②内液体中没有尿素和无机盐 |
C.③内液体中有尿素和葡萄糖 | D.④内液体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
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
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人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下列物质在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 B.肾小管﹣﹣滤过作用 |
C.尿道﹣﹣排出尿液 | D.膀胱﹣﹣输送尿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