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七年级下期期末质监历史试卷
今天,人们习惯上把本地高考的文理科第一名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状元”一词出自下列制度之
| A.九品中正制 | B.君主专制 | 
| C.科举制 | D.八股取士 | 
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 B.颜真卿 | 
| C.赵孟頫 | D.董其昌 | 
郭沫若称赞一位皇帝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高祖 | B.唐太宗 | C.武则天 | D.唐玄宗 | 
以下表述能充分体现宋朝特点的是
| A.繁盛一时 | B.文武并重 | C.重文轻武 | D.强化君权 | 
(下图)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它是
| A.铜钱 | B.交子 | C.汇票 | D.元宝 |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阿保机 | B.阿骨打 | C.忽必烈 | D.铁木真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章回小说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表现形式,且涌现了不少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元曲重要代表人物的是
| A.关汉卿 | B.李白 | 
| C.苏轼 | D.吴承恩 | 
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隋朝 | B.唐朝 | 
| C.宋朝 | D.明朝 | 
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A.加强地方控制 | B.军机处的设立 | 
| C.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沿用 | D.厂卫机构的设立 | 
清朝前期我国东南部的疆域范围是
| A.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 B.太平洋、台湾 | 
| C.南海诸岛和钓鱼岛 | D.钓鱼岛、黄岩岛、南沙群岛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6000余千米,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属于
| A.自给自足性质的生产关系 | B.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 
| C.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 D.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下列古典小说中包含这些故事的是
| A.《三国演义》 | B.《西游记》 | 
| C.《水浒传》 | D.《红楼梦》 | 
清军进驻台湾和设置台湾府深得人心,其根本原因是
| A.打败荷兰殖民者 | B.开发边疆地区 | 
| C.巩固东南海防 | D.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 
玄奘编写的《大唐西游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期末考试临近,同学们纷纷整理课堂笔记。某位同学整理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专题,归纳的史实之一是:1662年郑和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以上材料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自身,则以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为要。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隋朝于581年建立、589年实现南北统一,唐朝建立于618年、灭亡于907年。
(1)材料一中的“贞观”是哪一位皇帝的年号?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些治国措施?
(2)根据材料二思考,唐玄宗采取哪些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兴盛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
材料二:……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唐朝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材料一的诗人被称为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两个主要表现说明。(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
材料三:
| 时 间 | 政 策 | 影   响 | 1700——18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到1840年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 
| 清朝初期 | 海禁 | 隔离抗清武装 | |
| 台湾统一后 | 设关 | 设四海关通商 | |
| 台湾统一后 | 闭关 | 实行闭关仅广州通商 |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前期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6)班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学习。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请与他们共同去探究。
步骤一:收集分类
以上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资料,其中图片      、     与本次探究活动不相符合。(填序号)
步骤二:精选史实
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
| 朝代 |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 
| 唐朝 |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 元朝 | 设置  ①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权管辖之下。 | 
| 清朝 | 确立册封制度,册封  ②  和班禅;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 ③ 。 | 
步骤三:归纳整理
根据步骤二归纳历代政府采取哪些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举两种方式即可)
步骤四:学史感悟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