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唐朝时,江都有一位商人要坐船经大运河到洛阳做生意,需要经过运河下列哪段? ( )
| A.通济渠、永济渠 | B.江南河、邗沟 | 
| C.邗沟、通济渠 | D.江南河、永济渠 |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喻为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的谏臣是 ( )
| A.房玄龄 | B.杜如晦 | 
| C.姚崇 | D.魏征 | 
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真实反映了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的盛况? ( )
| A.唐太宗 | B.武则天 | C.唐玄宗 | D.唐中宗 | 
“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反映了武则天时期的哪条统治措施? ( )
| A.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元老贵族 | 
| B.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 
|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 
| D.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措施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 
下图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 A.文成公主入藏 | B.金城公主入藏 | 
| C.唐蕃会盟 | D.册封皮逻阁 | 
“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突出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
| A.政治清明 | B.经济繁荣 | C.交通发达 | D.对外开放 | 
下图人物诗歌以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著称,曾写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大量著名诗篇,他是  (  )
| A.李白 | B.杜甫 | 
| C.白居易 | D.韩愈 | 
以茶会友,以茶入诗蔚然成风,饮茶习惯风靡全国始于( )
| A.隋朝 | B.唐朝 | C.北宋 | D.南宋 | 
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 
|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唐玄宗时,一位少数民族首领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该少数民族是今天的( )
| A.白族 | B.彝族 | 
| C.维吾尔族 | D.藏族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 A.统一多民族国家 | B.民族政权并立 | 
| C.诸侯争霸 | D.繁荣与开放 | 
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的经历到的事情是 ( )
| A.在赵州桥上散步 | B.阅读《金刚经》 | 
| C.参观莫高窟 | D.使用纸币 |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
| A.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 
|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贸易 | 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 
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 A.金宋和议 | B.辽宋和议 | 
| C.夏宋和议 | D.金灭辽 | 
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 A.元宵节 | B.冬至 | 
| C.寒食节 | D.春节 | 
宋代城市的娱乐场所叫瓦舍。下列对瓦舍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是瓦舍盛行的主要原因 | 
| B.北宋瓦舍里可以听到岳飞抗金的故事 | 
| C.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 
| D.瓦舍的出现,意味着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 C.②①④③ | D.①②④③ | 
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根本原因是( )。
| A.金属钱币使用不便 | B.南方经济发展 | 
| C.海外贸易繁荣 | D.商业经济发达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和议、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的共同点的是(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 
| C.宋王朝都要交“岁币” |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组合列举题:10分 
1、写出与下列史实相关的历史人物 
(1)征发民众开凿大运河,确立科举制度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三字经》中“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描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精忠报国,取得郾城大捷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5)游学天竺十七载,取得佛经真义回,口述成《大唐西域记》的是              
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知识 
(1)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是   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__________________  
(4)唐朝时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灌溉技术。
判断改错题:14分
1、在句前【 】里正确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  】(1)《隋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正:
【 】(2)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管理海外贸易。
改正:
【 】(3)宋代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小麦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改正:
2、下面是一段关于宋朝历史的表述,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宋代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地主。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商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佃户为生。宋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南宋都城汴京等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城市居民的主体是工匠。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请回答:
(1)材料一谚语表明哪个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当时历史上出现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这一历史现象何时完成?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这一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3分
(4)请思考,回答江南的发展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启示?3分
阅读材料:13分
材料一: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材料二: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材料三: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材料四:(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 材料一签订时宋朝的皇帝是谁?2分 材料二签订时西夏国主是谁?2分 
(3) 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2分
(4)结合材料四,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三次和议的?4分
探究题:11分
唐朝时,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造就出盛唐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
(1) 唐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什么政治制度?1分
(2) 唐朝采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 举一例唐与少数民族友好相处的例子。1分
(3) 列举唐朝时出现的二个治世局面。 2分
(4) 写出唐朝最突出的文学形式 1分 举一例说明唐科技高度发展的例子 1分
(5) 这些盛况得益于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1分
(6) 请你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唐朝的社会特点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