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沈阳卷)化学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装入块状固体   | B. | 滴加液体药品   | C. | 倾倒液体药品   | D. | 测定溶液的   |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 | 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熟食制品 | 
| B. | 家中门把手表面涂防锈油来防锈 | 
| C. | 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必要微量元素 | 
| D. |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沾到皮肤上的浓硫酸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 
| B.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 C.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 
| D. | 二氧化碳可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大量制取 | 
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 | B. | C. | D. |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的试剂是()
| A. | 稀盐酸 | B. | 酚酞试液 | C. | 氯化钡溶液 | D. | 氢氧化钙溶液 | 
如图是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将110g 配置成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t1℃时,理论上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 | 31.6g | B. | 110g | C. | 131.6g | D. | 210g |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可加入适量的( )
| A. | 稀硝酸 | B. | 硝酸银溶液 | C. | 硫酸钾溶液 | D. | 碳酸钠溶液 | 
亚油酸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及血脂的作用,它的化学式为C18H32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 
| B. | 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50个原子 | 
| C. | 亚油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D. | 亚油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16 |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
 
 (1)
 的物质名称为,其溶液的颜色为;
 (2)铁属于(金属、非金属);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我省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全运场馆的建造使用了多种材料,其中普通玻璃属于(填字母,下同)
| A. | 无机材料 | B. | 合成材料 | C. | 复合材料 | 
(2)组委会保证了运动员参赛期间的营养均衡,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馒头 | B. | 苹果 | C. | 牛肉 | D. | 芹菜 | 
(3)本届全运会提倡"低碳节能、保护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种理念的是
| A. | 选择在白天举行开幕式 | B. | 分类回收全运村里的生活垃圾 | C. | 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 
(4)全运村内的电瓶车在行驶时,其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能的装置.
 (5)参赛选手的服装有些是由纯棉材料制成的,纯棉材料的优点为(写出一条).
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一有以下两种途径:
 
 (1)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主要原因.
 (2)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可改良土壤酸性.
 (3)
 通入碘水(
 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
 )和氢碘酸(
 ),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
 的含量.
 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镁、铝、铜三种单质中的一种,在化合物中
 元素常显+2价,物质
 都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都是氧化物,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各物质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条件未标出):
 ①
      ②
 ↑      ③
       ④
     ⑤
 ↓
 ↓
 请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
 .
 (2)
 所属的物质类型是(填字母)
| A. | 氧化物 | B. | 酸 | C. | 碱 | D. | 盐 | 
(3)写出与
 物质元素各类相同的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4)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基础实验"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填写相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配置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2)实验用品:食盐,蒸馏水等;
 (3)实验过程
 ①计算   ②
 (4)实验回顾:
 ①通过计算可知,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下面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③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检查装置
 气密性的方法是.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实验结束后,欲从残渣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可采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洗涤、干燥.
 (4)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装置可以选择(填字母,一种即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
 (1)图
 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2)图B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水的组成.
 ①电解水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是;
②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
 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
 如图
 和图
 所示,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容易被压缩的注射器是(填"甲"或"乙")
 (2)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填"大"或"小").
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部分装置已略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若X为一氧化碳,Y为氧化铁粉末.实验开始时先缓缓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甲冷却.
 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
 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该实验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其原因是
 (2)若X为氮气,Y是由
 Z(
 是铅的符号,Z代表另一种元素)和足量碳粉组成的混合物。
 实验开始时先缓缓通入氮所了,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观察到甲内发生剧烈反应,同时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入氮气直到甲冷却.(
 不能与反应).
 ①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元素Z是
 ③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将甲、乙装置断开?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