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下面左图是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右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如左图所示,地球仪的位置不动,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可以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变化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公转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如左图所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应是右图中的(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此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长江、黄河进入汛期 | 
| B.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家北部出现极夜现象 | 
| C.墨西哥湾沿岸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 
| D.巴西高原进入干季 |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中所示人物对应的语言、宗教分别是(   )
| A.英语、基督教 | B.法语、基督教 | 
| C.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 D.俄语、伊斯兰教 | 
图中民族所属人种和左图所示人种分布相一致的是(   )
| A.A区域 | B.B区域 | C.C区域 | D.都不是 |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联事件,牵动全世界人民的心。请结合马航可能航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MH370正常行驶路线中不应该经过的地区是(   )
| A.太平洋 | B.越南 | C.中国 | D.马六甲海峡 | 
发生失联事件时,马来西亚当地的气候特点最有可能是(   )
| A.炎热干燥 | B.寒冷干燥 | C.高温多雨 | 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 
据统计数字,MH370上面有中国公民154人,其中很多是旅游观光客人。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
①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人数多,使用汉语,交流方便 ②马来西亚热带风光独特,引人入胜 ③马来西亚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④中国与东南亚地域相连,区位优势突出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站经纬度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 A.长城站(58°E,62°S) | B.中山站(76°W,66°S) | 
| C.昆仑站(77°W,80°S) | D.泰山站(77°E,74°S) | 
关于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 |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 
| C.海豹是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 | D.此时泰山站昼短夜长 | 
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及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③领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④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⑤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下列地理事物不符合“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这一分布规律的是( )
| A.太阳能辐射量的分布 | B.降水分布 | 
| C.水资源分布 | D.人口分布 | 
读“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大经济区中位置最北和有“南大门”之称的分别是(   )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丙、甲 | 
在自然资源方面,甲、乙、丙三个经济区相比,乙地不占优势的是(    )
| A.平原广阔 | B.河网密布 | C.铁煤丰富 | D.沿江靠海 | 
城市②、③分别是(   )
| A.南京、杭州 | B.杭州、南京 | C.上海、宁波 | D.上海、南京 | 
矿产地A及铁路线B分别是(   )
| A.华北油田、京广线 | B.胜利油田、京九线 | 
| C.南阳油田、京九线 | D.中原油田、京广线 |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条寻秋路线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
| A.路线Ⅰ | B.路线Ⅱ | C.路线Ⅲ | D.路线Ⅳ | 
沿路线Ⅰ寻秋的摄影师,到达丙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大漠孤烟直 | B.小桥、流水、人家 | 
|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下列四组地理区域,以山脉乙为分界线的是(   )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 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有关山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我国北方,地处黄淮海河的下游 | 
| B.京广铁路通过山东 | 
| C.自然资源丰富,煤、铁矿石居全国首位 | 
| D.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②、③两河中,有一条是不存在的,它是      。
(2)图中④处所表示的山地部位名称是          。若量得村庄甲与水电站乙的直线距离为2.5厘米,则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3)若该图所示区域要发展水果种植,你认为种      (苹果或柑橘)树较为合适。
读下面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一,①点经纬度为                  ;②是       洋;③         海峡,它是亚欧两洲分界线之一。附图中甲、乙、丙三大洲位于图中空白区域的是       。
(2)读图二可知,欧洲西部以             气候最为典型。
(3)结合图三欧洲西部地形图,分析该气候广布的原因:                             。
读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岛屿A是           。
(2)有关B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源在中国境内名为额尔齐斯河   B.流经东欧平原
C.是俄罗斯高原和山地的分界线      D.流域内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3)C是丙国的农业带              。
(4)图中港口城市①~⑦中属于大西洋沿岸的(   )
A.①⑥         B.②③          C.④⑤           D.⑤⑦
(5)有关上述三个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B.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乙国的主要农业区
C.甲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中国和西欧和东南亚
D.丙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农业实现了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是        工程,结合右图说明该工程的意义:                                 
                                                                 。
(2)B工程的水源地是      ,东线利用         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
(3)山脉C          ;高原D          ;河流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