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重庆卷B卷)历史
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 | 重视教育 | B. | 倡导节俭 | 
| C. | 轻徭薄赋 | D. | 虚心纳谏 | 
右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A. | 艺术的繁荣状况 | B. | 农业的发展状况 | 
| C. |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 D. | 开放的社会局面 |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的作者是
| A. | 施耐庵 | B. | 罗贯中 | 
| C. | 吴承恩 | D. | 曹雪芹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李春――赵州桥 | B.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 C. | 宋应星――活字印刷术 | D.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右图是2001年在重庆考古发现的唐代某地的街道遗迹,该地从初唐到中晚唐由草市发展为开放型市镇。它位于今
 
| A. | 云阳 | B. | 万州 | 
| C. | 合川 | D. | 大足 |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800余年。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
| A. | 唐玄宗 | B. | 宋徽宗 | 
| C. | 宋孝宗 | D. | 宋光宗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A. | ①② | B. | ②③ | 
| C. | ①④ | D. | ③④ | 
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B. |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 
| C. |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大使馆是一国派驻建交国首都的外交机构。在历史上,美、苏、英、法、澳等30多个国家先后在重庆开设大使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 B. | 戊戌变法 | 
| C. | 辛亥革命 | D. | 抗日战争 | 
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B. | 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 C. |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D.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是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工业指标 | 1770年 | 1800年 | 1861年 | 
| 英国的煤产量 | 600万吨 | 1200万吨 | 5700万吨 | 
| 英国的铁产量 | 5万吨 | 13万吨 | 380万吨 |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
将印度完全沦为其殖民地
汽车、电力工业的兴起
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 宋词的繁荣---涪陵易学的隆盛 | 
| B. | 清朝对边疆治理的加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 C. | 文艺复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 
| D. | 农奴制的废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英国革命并没有达到目标,但它却为"光荣革命"的成功,即克服专制王权铺设了道路。英国在光荣革命(即1688年宫廷政变)后就走上了顺利发展的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发生飞速发展。美国和法国是紧接其后的国家,它们也都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政治变革,而工业化'起飞'也就接踵而至。当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汹涌澎湃时,其他欧洲国家便感到了压力,于是就被迫实行变革,不得不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于是人们看到:继英国革命以后,又有法国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南美独立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样,所有的欧美国家都走上了追求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就在这些地区首先传播。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说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C"。
 1.英国率先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
 2.英国通过克服专制王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合适的政治条件。
 3.美法在实现工业化后"起飞",又都用不同方式完成了政治变革。
 4.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
 5.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促进了欧美的现代化。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刘家港
 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红海沿岸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1)早期殖民国家:A.葡萄牙  B.英国
 (2)仔细观察该图,据图指出奴隶贸易的主要集运地的分布特点。(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共同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9日,丘吉尔致电蒋介石:"英国与美国业被日本攻击。我等向为良友,现则同对一敌共同奋斗矣!"16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在重庆、新加坡莫斯科三地分别召开军事会议,筹设永久性机构,"以设计及指挥我等共同之努力"。重庆国民政府梦寐以求的局面很快就要实现了。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2)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该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
 (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综上,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 明治政府建立后,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摘编自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回答:
 (1)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马克思曾评价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2)新文化运动是用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性的运动,它前期宣传的内容是什么?在后期,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对外开放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主动接纳。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其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回眸历史,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于哪一年?下表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深圳市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表
| 年份 指标 | 1979年 | 2012年 | 
| 常住人口 | 31.41万 | 1054.74万 | 
| 生产总值 | 1.96亿元 | 12950亿元 | 
| 职工年平均工资 | 769元 | 5901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