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广东揭阳卷)历史
右框内是某班排练历史短剧的部分台词,可知他们准备演出的是(  )
 
| A. | 张骞出使西域 | B. | 郑和下西洋 | 
| C. | 清军出兵雅克萨 | D. | 玄奘印度取经 |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认为这个挽联要称颂的是谁( )
| A. | 文天祥 | B. | 郑成功 | 
| C. | 戚继光 | D. | 岳飞 | 
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 A. | 禅让制度 | B. | 宗法制度 | 
| C. | 分封制度 | D. | 科举制度 | 
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哪一部医书( )
| A. | 《黄帝内经》 | B. | 《伤寒杂病论》 | 
| C. | 《本草纲目》 | D. | 《千金方》 | 
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导致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
| A. | 鸦片战争 | B. | 甲午中日战争 | 
|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
| A. |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 B. | 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 
| C. |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 D. |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 A. | 驱除鞑虏 | B. | 恢复中华 | 
| C. | 创立民国 | D. | 平均地权 | 
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旧报刊( )
| A. | 《万国公报》 | B. | 《民报》 | 
| C. | 《新青年》 | D. | 《申报》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口号( )
| A. | 北伐战争 | B. | 五四运动 | 
| C. | 中共二大 | D. | 南昌起义 |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
| A. | 蒋介石 | B. | 孙中山 | 
| C. | 周恩来 | D. | 叶挺 | 
下表是某次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次战役是(  )
| 民工 | 担架 | 大小车 | 牲畜 | 船只 | 筹粮 | 挑子 | 
| 543万人 | 30.5副 | 88万辆 | 76.7万头 | 8500只 | 9.6亿斤 | 20.6万副 |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
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次会议( )
| A.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 | 党的十二大 |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
| A. | 一五计划期间 | B. | 三大改造期间 | 
| C. | 探索时期 | D. | 改革开放期间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他所说的农村改革是( )
| A. |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B. |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 C. |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B. | 中共十三大 | 
| C. | 中共十四大 | D. | 中共十五大 | 
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成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
| A. | 素质教育 | B. | 九年义务教育 | 
| C. | 职业教育 | D. | 高等教育 | 
以下史实,跟哥伦布无关的是( )
| A. | 相信地圆学说 | B. |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 
| C. | 受西班牙王室支助 | D. | 完成环球航行 | 
善于观察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现象,促成工业革命一项伟大发明的科学家是( )
| A. | 瓦特 | B. | 史蒂芬孙 | 
| C. | 牛顿 | D. | 爱因斯坦 | 
有人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战争( )
| A. |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 
| B. |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 
| C. | 以法律形式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 
| D. | 林肯总统被刺杀 | 
美国《政治周报》评论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是"罗斯福新政"的新版。请问,历史上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 A. |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 B. |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 
| C. | 整顿银行 | D. | 调整农业 | 
列宁是一位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领袖,下面属于他曾参与过的事件是( )
| A. | 制定苏联新宪法 | B. | 发表《共产党宣言》 | 
| C. |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 D. | 建立巴黎公社 |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材料中的"战争"是( )
| A. | 普法战争 | B. | 鸦片战争 | 
|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 | 
| B. |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 
| C. | 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克隆技术 | 
| D. | 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它有没有成功?理由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4)"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