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下学期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以下是中国利用竹子造纸的过程,其中肯定有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 A.砍下竹子于水塘浸泡 | B.加碱液煮料成纸浆 | 
| C.将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 | D.压紧晾干纸膜 | 
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化肥的是
| A.NH4NO3 | B.NH4HCO3 | C.K2CO3 | D.NH4H2PO4 | 
下列变化中,氢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的是
| A.电解水 | B.液化氢气 | C.燃烧氢气 | D.氢气还原氧化铜 | 
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TiO2+Si SiO2+Ti,制取钛,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SiO2+Ti,制取钛,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A.TiO2 | B.Si | C.SiO2 | D.Ti |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铁、不锈钢都不是纯净的铁 | 
| B.铁属于黑色金属,因此铁的颜色是黑色的 | 
| C.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是为了美观 | 
| D.中国文物中青铜器居多,而铁器很少,是由于古代铁器比铜器使用年代久远 |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仍显红色的是
| A.稀硫酸 | B.氯化镁溶液 | C.碳酸钾溶液 | D.二氧化碳 | 
有关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有可能是纯净物 | 
| B.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将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 
| C.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 | 
| D.水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溶剂,因此任何溶液都是水作溶剂 | 
实验室中的有些试剂与氧气作用而发生变化,为此还需要用水密封保存的是
| A.硫粉 | B.碳粉 | C.白磷 | D.镁带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 
|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一废旧家用电器的某部件含有Zn、Fe、Cu三种金属,若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剩余的金属是
| A.Zn、Fe | B.Zn | C.Fe | D.Cu | 
若要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压 | B.升温 | 
| C.增加水量 | D.持续不断通入CO2 | 
亚硝酸铵(NH4NO2)中有关N的化合价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个N原子均为+1 | B.第一个N原子为+3 | 
| C.第二个N原子为-5 | D.第二个N原子为+3 |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腐蚀掉。其反应方程式为:FeCl3+Cu→2FeCl2+CuCl2。现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g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 
| B.cg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 
|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3价Fe元素 | 
| D.溶液中一定不含Cu元素 | 
若用 和
和 分别表示氢、氧元素的原子,
分别表示氢、氧元素的原子, 表示为水分子,以下对分子原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表示为水分子,以下对分子原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同原子的大小有所不同,氧原子半径比氢原子的大 | 
| B.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结合个数比例和氢、氧原子的化合价有关 | 
| C.水分子不能表示为  ,可见氢、氧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不是随意的 | 
| D.氢、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后,氢氧原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 
在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即反应物中所有原子均转化为产物),在催化剂作用下除需要H2外,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可能是
| A.CH4O | B.CO2 | C.H2O | D.CH4 | 
分类就是按照事物不同的组成、特点、性质进行分类,以更好地掌握事物的规律。化学学习中我们就初步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蔗糖属于       (填写“无机物”或“有机物”),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2)无机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写出硫化亚铁的化学式             ,该物质属于前面四种物质类别中的         ;
(3)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请任意写出一种酸式盐的化学式           ,带有结晶水的盐也可叫做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其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化学实验常有不同的现象,请完成下表: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反应化学方程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 |  |  | 
| 氢氧化铜粉末中滴加盐酸 |  |  | 
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的单位是                   ;
(2)在              温度范围内,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3)20℃将30g甲物质溶解于50g水中,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6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用分数表示,不用化为小数)
(5)4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有关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性质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 A.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 
| B.溶液的密度一定相等 | 
| C.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 D.如果降温到 20℃,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仍然相等 | 
实验室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硫酸钠和氯化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这两种溶液,通常选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硝酸银溶液,理由是                  ;
(2)取样,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检验的样品应该是           ,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为检验上述溶液反应后,还可能含有的其他溶质,过滤取滤液,进行以下实验,完成下表: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取少量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 | 无白色沉淀 |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还含有 | 
| 另取少量滤液,滴加       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3)为鉴别硫酸钠和氯化钾溶液,除用滴加试剂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利用装置B可以制取CO2气体,反应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利用装置B还可以用来制取其他气体,该气体制取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5)                                  (写出一种即可);
(3)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E,可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       ,该实验在气体收集满后,停止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操作是                    ;如果利用装置D来收集气体,进气口应该是    (填写装置中的“a”或“b”)。
(4)装置G可用来收集气体,该气体密度应比空气重,除此外,还应具备的性质是               。
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所示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测定铜的质量分数。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铁架台(含铁圈、铁夹)、分液漏斗、平底烧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石棉网、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用来吸收水和CO2)。
(1)除上述仪器外,实验中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2)实验操作前,首先进行                   检查。在C中加入样品粉末W g,D中装入药品后并称量为m1 g,连接好仪器。打开A的上塞、活塞,慢慢滴加溶液。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 g。 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装置C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类型                ;充分反应后装置C中剩余的固体成分是                   。
(3)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该装置作用是                                  。
(4)有学生提出直接用右图装置,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进行实验。
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若取20g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仪器a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24g,计算求原来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以及铜的质量分数。
(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