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 B.+2价 | C.+6价 | D.+4价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是
| A.木炭:发出红光 | B.硫:发出淡蓝色火焰 | 
| C.红磷:产生白雾 | D.铁:火星四射 | 
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溶液,AgNO3见光分解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O2 | B.NO2 | C.NH3 | D.N2 | 
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 | 
| B.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 | 
| C.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 D.碳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 
工业上通过SiO2+2C Si+2CO↑制取硅,该反应中
Si+2CO↑制取硅,该反应中
| A.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 B.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 
| C.二氧化硅是氧化剂 | D.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 
| B.CuSO4·5H2O  CuSO4 +5H2O | 
| C.3Fe+2O2  Fe3O4 | 
| D.2Mg+CO2  2MgO + C | 
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 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 
| C.一定是放热反应 | 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H2O中含有1mol氢 | 
| B.1 mol小钢珠中约有6.02×1023个小钢珠 | 
| C.C60的摩尔质量为720 | 
| D.1 mol O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Ca(OH)2、NaNO3 | B.NaCl、K2CO3、H2SO4 | 
| C.HCl、BaCl2、CuSO4 | D.KNO3、NaOH、Na2CO3 |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 B.④①②③ | 
| C.①④②③ | D.②③①④ | 
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 A | CO(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 B | NaOH(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 C | C(CuO)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 D | NaCl(泥沙)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 
现有NaOH、CuO、Na2CO3三种物质,分别与其他物质反应,都有同一物质X生成,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O2 | B.H2O | C.NaCl | D.Na2SO4 | 
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 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 
|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 
| C.镁在氧气中燃烧 | 
|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 
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钙与碳酸钙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稀盐酸(含0.2 mol HCl),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
| A.大于0.1 mol | B.小于0.1 mol | 
| C.0.1 mol | D.0.05 mol | 
人类离不开水,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家用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          性。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源A端是         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二是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其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图示是        。(填写图示序号)此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 
 
 
 |  | ||||
| 图一 | 图二 |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根据图示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在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把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t2℃时40g a物质加入到60g水中不断搅拌,溶液质量为                g。
(4)将t1℃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选项序号)。
Ⅰ.a>b=c    Ⅱ.a=b>c    Ⅲ.a>b>c    Ⅳ.b > a >c
根据下图四个化学实验,回答问题:(提示: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
(1)描述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            。
(2)要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
(3)在c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可能有的溶质是         ,为了确定可能有的溶质,可加入          (填选项序号)
Ⅰ.氯化钡溶液   Ⅱ.氢氧化铜   Ⅲ.氢氧化钠溶液   Ⅳ.锌粒
(4)为了测定d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4次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 第1次 | 25 | 16.75 | 
| 第2次 | 25 | 13.5 | 
| 第3次 | 25 | m | 
| 第4次 | 25 | 12.0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Ⅱ.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由一种可溶性碱和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A,为探究其组成,取适量混合物A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
(1)蓝色沉淀是        。
(2)原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一种物质是               ;另外两种物质可能是              和               。
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和H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2杂质。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观察到C中黑色氧化铜变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混合气体含有H2,他改进实验后证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H2。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改进方法和现象                            。从环境保护角度,该实验中最后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
(3)丙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验证,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处:
|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Ⅰ.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Na2CO3 | 
| Ⅱ.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溶液中含NaOH | 
 
若将Ⅱ中加入的溶液换成         (写化学式),也可得出Ⅱ中相同的结论。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