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结业考试专题复习三 实验探究能力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5×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 
|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装置中,应设置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 
| 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材料中,必须包含碘液 | 
| 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取样时,应挑选大、小花生各15粒 | 
| D.“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捕食者”不能特意捕食某种颜色的“猎物” | 
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 
| B.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 
| D.实验结论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 |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 
|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 
|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 
|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 
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  )
①生理盐水 ②清水 ③稀碘液 ④消毒牙签 ⑤刀片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你认为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 A.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 | B.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 
| C.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 D.水分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 
某生物社团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将右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 A.空气 | 
| B.微生物 | 
| C.玻璃管 | 
| D.温度 | 
下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和结果,其中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
| 装置编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 1 | 加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 2 | 不加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 3 | 加适量的水,置于冰箱保鲜室 | 未萌发 | 
| 4 | 加过量的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A.1号与2号、1号与3号   B.1号与2号、1号与4号
C.1号与3号、1号与4号    D.2号与3号、3号与4号
为研究“绿豆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学将一定量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煮熟),同时分别放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关闭止水夹并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进行实验:①测量瓶内和瓶外环境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②打开止水夹并挤压塑料瓶,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③移开双孔塞,用燃烧匙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塑料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 实验现象 实验组 | 温度计读数 | 澄清石灰水 | 蜡烛燃烧状况 | 
| 实验甲 | 升高 | 变浑浊 | 熄灭 | 
| 实验乙 | 不变 | 不变 | 继续燃烧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推出绿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        ;
(3)绿豆种子要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的原因是     (填序号)。
A. 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B. 种子呼吸只能在黑暗中进行
C. 便于种子有足够的呼吸时间
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 培养皿(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 场所 | 阳光下 | 阳光下 | 黑暗中 | 阳光下 | 
| 温度(℃) | 23 | 23 | 23 | 5 | 
| 纸巾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 发芽率 | 90% | 0 | 90% | 0 | 
(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      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      构成对照实验。
(3)培养皿放入一定数量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
(4)甲与丙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5)若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      组,幼苗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
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实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
(三)实验反思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       。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 被测植物 | 平均受害面积(%) | 气    孔 | |
| 气孔密度 | 每个气孔面积 | ||
| 甲植物 | 13.5 | 218 | 272 | 
| 乙植物 | 33.4 | 162 | 426 | 
| 丙植物 | 57.7 | 136 | 556 |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         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         关系。
(2)在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的           植物为行道树种。
(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特别说明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可以是                  
                        。(请至少写出两点)
(4)设置乙实验的目的是                   。
(5)实验结果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