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 A.西半球、北半球 | B.东半球、北半球 | 
| C.西半球、南半球 | D.东半球、南半球 | 
下列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正确的是( )
| A.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 B.我国有22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 | 
| C.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 | 
| D.我国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同学们都听过“黔驴技穷”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驴是哪里的( )
| A.陕西省 | B.江西省 | 
| C.贵州省 | D.甘肃省 | 
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 
| B.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 
| C.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快 | 
|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 
我国人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 A.天山——阴山线 | B.黑河——腾冲线 | 
| C.秦岭——淮河线 | D.漠河——腾冲线 |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华北、东北 | B.西南、中南、东南 | 
| C.西北、西南、东北 | D.华北、华南、西藏 |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 A.山地和高原 | B.山地和丘陵 | 
| C.丘陵和平原 | D.高原和盆地 | 
与我国一月O℃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 )
| A.横断山脉 | B.天山一阴山一线 | 
| C.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 D.秦岭一淮河一线 |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测夏季我国气温最低在( )
| A.青藏高原 | B.天山山脉 | 
| C.黑龙江北部 | D.新疆北部 |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 | B.地势影响 | 
| C.纬度位置 | D.海陆差异 |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优势的是( )
| A.雨热同期 | B.春寒干燥 | 
| C.冬季严寒 | D.秋高气爽 |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彩……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河……这是《长江之歌》的歌词,这里的“雪山、大海”是指( )
| A.巴颜喀拉山、渤海 | B.唐古拉山、渤海 | 
| C.唐古拉山、东海 | D.巴颜喀拉山、东海 | 
长江干流水能丰富的河段是( )
| A.源头附近 | B.宜宾到宜昌 | 
| C.宜昌到城陵矶 | D.自源头到宜宾 | 
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 
| B.长江下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 
| C.长江上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 
| D.三峡水利工程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A.种类有限,但数量大 | B.人均占有量多,各类也很多 | 
| C.数量不大,存在资源危机 | D.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少 | B.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不尽合理 | 
| C.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 D.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大 | 
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 
|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 D.人口多,耕地少 | 
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熟制)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地形 | B.水分 | 
| C.热量 | D.土壤 | 
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的差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北方的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 
| B.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 C.北方的棉花种植比南方普遍,南方的水稻种植比北方普遍 | 
| D.南方地区的生长期比北方长 | 
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
|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 
| B.增加农产晶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 
|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 
| 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 | 
北京有一批急需药品要运往四川灾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 A.河运 | B.海运 | 
| C.空运 | D.陆运 | 
下列旅游资源中,全属自然风光的有( )
|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杭州西湖 | B.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 | 
| C.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避暑山庄 | D.八达岭长城、台湾日月潭、黄山 | 
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A           、  B            海峡、海:G           、H          ;
(2)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填字母),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填字母)
读下面的“中国部分地形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8分)
(1)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                
盆地:A          B            高原:C         D           山脉:E          G            
(2)A、B之间的分界线是         山脉;
 (3)C高原的景观特征是            
读“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           。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B     D      。
(3)C和D的分界线是       ——      线。
(4)D地的农作物的熟制是      ,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李白的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黄河发源于
①         山脉,注入②      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上、中游的分界点③       。
(3)主要的支流:⑤      ,⑥     。
(4)黄河下游被称为“        ”。
(5)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                           
(6)黄河的上、中游     丰富,目前已建成了龙羊峡、         等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在灌溉、防洪、发电等方面发挥着综合效益。
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全国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却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二: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区人口增涨特别快,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使淡水供给更加紧张。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从时间上来说                  从空间上来说                                           。
(2)根据材料请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
读“我国辽中南地区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写出图中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⑤       ⑥     
(2)本区是以       (重或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3)本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有①             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