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三垛初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 B.酒精挥发 | C.石蜡熔化 | D.纸张燃烧 |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 B.铁丝 | C.硫粉 | D.红磷 |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可吸入颗粒物(PM2.5) | B.CO2 | C.NO2 | D.SO2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粗盐加到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 
|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 C.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 
| D.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 
下列各物质均含有N元素,在这些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一种是
| A.KNO3 | B.NH4Cl | C.NO | D.NO2 |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SO2 | B.KMnO4 | C.C6H12O6 | D.O2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镁原子:2Mg | B.钙离子:Ca+2 | C.五氧化二磷:05P2 | D.氯化铝:A1C1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盐酸 | B.高锰酸钾受热后的剩余物 | 
| C.蒸馏水 | D.洁净的空气 |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淡蓝色的火焰 | 
| 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  |  |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 
|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 
|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 
|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
C.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
在实验室中利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 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可能是单质 |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 
|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 
|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 
| C.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 
|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 
|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 
| 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 
|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会发生化学变化 |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①③④ | D.②①④ | 
将固体Cu2(OH)2CO3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的铜元素质量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可能为
| A.8∶5 | B.2∶1 | C.8∶3 | D.8∶1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       ;
(2)2个氮气分子          ;
(3)5个硫酸根离子       ;
(4)硝酸铵        ;
(5)+6价的硫元素           ;
(6)由Fe 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            。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氯化钠是由     构成,氧气是由            构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
(3)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
A. B.
     B. C.
    C.
②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高邮湖是我市的淡水湖。某同学对高邮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高邮湖水属于__ 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搅拌;
(3)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 _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色素,采用_ 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菌消毒。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 ______(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___ ___(4)属于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          。

(2)若实验最终所得NaCl晶体偏少,则可能的实验原因是(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在得到食盐固体的过程中,当_____出现时,就要停止加热。
(4)若用以上操作得到的食盐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     g氯化钠固体。
②称量: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   (填字母)。
③溶解:该步操作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a、e和    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④若量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0%(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__ ;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______;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____ ;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____ ; 
⑤量取一定量液体所需的仪器是  ____ ;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 ;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A—E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的是 ,错误为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4)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 序号 | 实验 | 能否生成氧气 | 
| A | 加热高锰酸钾 | 能 | 
| B | 加热二氧化硅 | 不能 | 
| C | 加热氯化钠 | 不能 | 
| D | 加热水 | 不能 | 
| E | 电解水 | 能 |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6)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CO不和液体反应),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