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
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 
|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 C.中国陆上邻国有15个 | 
| D.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 
成语“得陇望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  )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有(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 )
| A.56 汉族 | B.55 回族 | 
| C.55壮族 | D.56 壮族 | 
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平原为主 | 
| B.四川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 
|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 
|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巫山 | B.横断山脉 | 
| C.四川盆地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我国的山地众多,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图示描述不正确的是(  )                    
春节前后,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而海口却是花的海洋。造成此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季风影响 | B.地形因素 | 
| C.海陆因素 | D.纬度因素 | 
下列铁路干线是连接我国东西方向的是( )
| A.京广线 | B.陇海—兰新线 | 
| C.京九线 | D.京沪线 |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 | 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 C.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 |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我们的家乡属于( )
| A.亚热带湿润地区 | B.热带湿润地区 | 
|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 D.热带半湿润地区 |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气候复杂多样 | 
| B.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 
| C.季风气候显著 | 
| D.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小 |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 
| B.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汛期越长 | 
| C.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 
| D.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 
外流河水量变化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 C.地势 | D.季风气候 | 
有关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 
| B.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 
| C.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 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加固黄河下游大堤 | B.在上游修筑水库 | 
|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 
我国的外流河与内流河,汛期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原因是( )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 
| B.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 | 
| C.东部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内流河受地形的影响 | 
| D.东部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内流河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水资源 | B.耕地资源 | 
| C.矿产资源 | D.森林资源 |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 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 | B.非季风区的盆地、丘陵 | 
| C.北方地区的高原、山地 | D.西北地区有水源的河谷、绿洲 | 
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完成小题1-2。
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A.土地荒漠化 | B.全球变暖 | 
| C.臭氧层破坏 | D.酸雨污染 | 
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 B.西北地区 | 
| C.东南沿海地区 | D.东北和西南地区 |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 
|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 D.人口多,耕地少 | 
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水资源紧张,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
| A.节约用水 | B.跨流域调水 | 
| C.兴修水库 | D.防止水污染 | 
成都某医院急需从北京运一批血浆救治病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 A.海上运输 | B.铁路运输 | 
| C.公路运输 | D.航空运输 | 
造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因素 | B.地形因素 | 
| C.土壤因素 | D.交通运输 | 
下列做法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是( )
| A.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 | 
| B.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 
| D.在上海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 A.农业 | B.工业 | 
| C.交通运输业 | D.旅游业 | 
下列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 )
| A.纺织工业 | B.煤炭工业 | 
| C.化学工业 | D.钢铁工业 | 
我国四大主要工业基地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交通便利 | B.海边风光好 | 
| C.人口稠密 | D.工业基础好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城市的原因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交通发达便利 | 
| C.知识密集,高技术人才集中 | D.环境优美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图中A是     海。
(2)图中的③地区年降水量少,农业以           为主。
(3)在图上人口分界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        。(填大、小)
(4)虚线⑤年降水量接近__________毫米的等降水量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     ℃等温线。
(5)①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②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这是_____(夏、冬)季风。
(2)图中箭头①表示_______(东南、西南)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印度洋、太平洋)洋;箭头②表示______(东南、西南)季风,主要来自__     (印度洋、太平洋)洋。
(3)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我们丹江口市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