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吕标初中初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物质分别是( )。
| A.糖类、水 | B.蛋白质、水 | 
| C.水、蛋白质 | D.维生素、无机盐 | 
食物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 A.水、脂肪、糖类 | B.糖类、脂肪、蛋白质 | 
| C.水、无机盐、维生素 | D.糖类、脂肪、维生素 | 
作为能源物质贮存在人体内的是( )。
| A.蛋白质 | B.脂肪 | C.维生素 | D.糖类 | 
下面是给佝偻病小儿开的药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 )。
| A.钙片、生长激素 | B.钙片、鱼肝油 | C.钙片、葡萄糖 | D.钙片 | 
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 
| B.②能消化蛋白质 | 
|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 
|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 
下列消化器官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
| A.胃 | B.小肠 | C.口腔 | D.肝脏 |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加入碘液 | 
| 1 | 淀粉糊+唾液 | 37 ℃ | 不变蓝 | 
| 2 | 淀粉糊+唾液 | 0 ℃ | 变蓝 | 
A.需要适宜的pH          B.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效率很高
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多肽(蛋白质初步消化产物)、维生素、盐酸、水和少量麦芽糖等。最大可能是从哪里取样的?( )
| A.食道 | B.胃 | C.小肠下部 | D.大肠 | 
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
|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水蒸气 | 
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 
|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 
下列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是( )。
| A.肝脏 | B.胰腺 | C.胃腺 | D.唾液腺 | 
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 
|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 
|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 
糖类、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脂肪被消化的器官、所需的酶、消化后的成分、吸收的器官分别是( )。
| A.口腔、淀粉酶、葡萄酶、小肠 | 
| B.胃、胆汁、甘油和脂肪酸、小肠 | 
| C.小肠、胆汁、脂肪微粒、毛细血管 | 
| D.小肠、消化脂肪的酶、甘油和脂肪酸、小肠 |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主要是因为( )。
| A.人体内脂肪过多 | 
| B.油腻食物有浓厚的气味 | 
| C.油腻食物营养不丰富 | 
| D.胆汁分泌不足,影响到脂肪消化 | 
下列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 A.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 B.小肠长约5~6米 | 
|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 
在消化道中,能使蛋白质彻底分解的消化酶来自(    )。
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肠腺④胰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顺序是( )。
| A.糖类、脂肪、蛋白质 | B.糖类、蛋白质、脂肪 | 
| C.脂肪、蛋白质、糖类 | D.蛋白质、糖类、脂肪 | 
小明患了重感冒,不思饮食,发烧快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请问他体内有机物被消耗量最大的是( )。
| A.糖类 | B.蛋白质 | C.脂肪 | D.水 | 
食品安全是一个与普通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庭用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 | 
| B.已过保质期,但没有发生霉变的食品仍可食用 | 
| C.青少年膳食要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三餐合理 | 
| D.绿色食品是指绿色植物类的食品 | 
学生的一日三餐应为身体供应的热量比例最好是( )。
| A.早∶中∶晚=3∶4∶3 | B.早∶中∶晚=1∶6∶3 | 
| C.早∶中∶晚=2∶6∶2 | D.早∶中∶晚=4∶3∶3 | 
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是( )。
|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 
|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 
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应当绝对禁止吸毒 | 
| B.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 | 
| C.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 
| D.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 
肺泡内气体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需经过( )细胞.
| A.1层 | B.2层 | C.3层 | D.4层 | 
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
| A.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有7亿个 | 
| B.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 
| C.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 
|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 
当吸气刚刚停止时,肺内气压和肺内气体分别是( )。
| A.等于大气压,新鲜气体 | 
| B.等于大气压,混合气体 | 
| C.高于大气压,混合气体 | 
| D.低于大气压,新鲜气体 | 
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如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 在“膳食宝塔” 中的位置 | 食物分类 | 每日摄取量 | 
| Ⅴ级 | 油脂类 | 小于25g | 
| Ⅳ级 | 豆类和奶类 | 100~150g | 
| Ⅲ级 | 鱼、禽、肉、蛋类 | 125~200g | 
| Ⅱ级 | 果蔬类 | 400~750g | 
| Ⅰ级 | 谷类 | 450~500g | 
(1)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该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哪个器官被消化和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      类食物。
(3)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__________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___________的重要成分。
(4)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多摄取含          多的食物,即膳食宝塔中          、           的食物。
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嚼米饭一会儿,感觉有点甜,这是因为[  ]________中有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分解了米饭。米饭经消化后的营养成分是由[  ]____________吸收的。
(2)当[    ]__________分泌的胆汁不足时,将影响肥肉的消化。
(3)只能对部分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_________。
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试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丙是______的消化。
(2)蛋白质在[   ]______和[    ]______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
是______。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______,完成于______。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   ]______。
(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   ]______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______和______。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支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支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支试管的设置__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___消化。
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
(2)从A→C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4)两图中,含氧量最高处是______,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________________。
(5)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___
_                                                       _____。(2分)
(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