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3-2014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图,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360条经线 | 
| B.北极点的经度为90° | 
| C.所有纬线长度均相等 | 
| D.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 | 
据报道,我国渔民在南海(117°E,16°N)附近进行海上捕捞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下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事发时,出事的我国渔民正位于图中的
| A.a海域 | B.b海域 | 
| C.c海域 | D.d海域 | 
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我国渔政船前往事发海域的方向应该是
|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 C.东南方向 | D.正南方向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2月22日11时34分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北纬23.9度,东经114.5度)发生里氏4.8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4月20日,我国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源东源地震的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左图中的
| A.①点附近 | B.②点附近 | C.③点附近 | D.④点附近 | 
从夏至到冬至,东源县的黑夜时间
| A.逐渐变短 | B.逐渐变长 | 
| C.先变长再变短 | D.不发生任何变化 | 
根据下,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是由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 
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 
| 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或高架桥下 | 
| C.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 
|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 
“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每年3月28日晚20:30—21:30熄灯一小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北京于3月 28 日晚上 20:30~21:30 举行关灯一小时活动,此时华盛顿当地时间是上午7:30~8: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纬度不同 | B.地表受热不同 | 
| C.地球的自转运动 | D.地球的公转运动 | 
“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小明的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A.上学、放学乘坐公交车 | B.电脑不用时关机断电,尽量减少使用待机模式。 | 
| C.作业本双面使用,节约纸张 | D.时时刻刻使用空调 | 
根据上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热带,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在头顶上,气候炎热。 | 
| B.②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 
| C.③地位于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 
| D.④地位于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 
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广东省地图、东莞市地图挂在教室,小李说中国地图比例尺最大;小黄却说东莞市地图比例尺最大;小胡认为三幅地图比例尺一样大。他们谁的说法正确呢?
| A.小李 | B.小黄 | C.小胡 | D.都错了 | 
一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约为
| A.70% | B.30% | C.50% | D.100% | 
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水往低处流 | 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 
| C.太阳东升西落 | D.四季更替 | 
阅读资料“我关注的城市天气”,完成第下列各题。
材料四个城市中,10月22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 A.北京 | 
| B.上海 | 
| C.广州 | 
| D.西昌 | 
四个城市中,10月22日有小雨的是
| A.北京 | 
| B.上海 | 
| C.广州 | 
| D.西昌 | 
2013年1月中旬,我国东部城市因空气污染,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城市中,在2013年1月13日最有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北京 | B.上海 | C.福州 | D.广州 | 
今年我国第19号台风“天兔”于9月22日在广东汕尾登陆,对我省造成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大范围停课。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继续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 
| B.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 
| C.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和广告牌 | 
| D.人员勿随意外出,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 
下面四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从自我介绍中能判断出来自热带的是
| A.“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 | 
| B.“我最爱的活动是冬天打雪仗……” | 
| C.“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那大片的橡胶林……” | 
| D.“我的家乡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 | 
暑假期间,东莞的小玲一家三口到庐山去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差异 | B.纬度差异 | 
| C.海拔差异 | D.海陆差异 | 
读“不堪重负的地球”漫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A.环境问题 | B.人口问题 | 
| C.资源问题 | D.水污染问题 | 
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劳动力普遍短缺 | B.资源短缺 | 
|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 | 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A.汉语 | B.日语 | C.英语 | D.法语 | 
观察下图三个人的头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为黄色人种,鼻梁高,嘴唇厚 | 
| B.b为白色人种,头发直,面庞扁平 | 
| C.c为黑色人种,头发直,嘴唇薄 | 
| D.不同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 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 
| 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少 | 
| D.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 
读“宗教建筑景观图”,回答第下列各题。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下图建筑代表的是哪个宗教?

| A.伊斯兰教 | B.佛教 | 
| C.基督教 | D.道教 | 
下列与该图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建筑代表的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 
| B.该宗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等 | 
| C.在这里活动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 
| D.该宗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 | 
读“聚落景观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乙                丙             丁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
| 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 
| B.房屋更集中密集 | 
| C.居民多数从事畜牧业 | 
| D.人口较为稀疏,道路和商店也比较少 |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大体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图,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分布的地区有
| A.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 
|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 
| C.非洲北部和欧洲西部 | 
| D.南美洲的北部和大洋洲 | 
小李家新买了辆轿车。读图中轿车说明书我们能够感觉到当今世界
|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 
| B.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 
|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 
| D.国家间经济各成一体 | 
读地球部分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上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间隔是15°,则A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B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范围,大部分是________(南、北)半球和________(东、西)半球。
(3)如果从B点一直沿正北方向走,它能经过的地点应该是ABCD中的___________点。
读图“世界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共9分)
(1)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__,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洲,中国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_。
(2)赤道横穿的大陆有A ________洲大陆和C ________洲大陆。
(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________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说。
(4)①__________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大洋,是D_______洲和C大洲的界线。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______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千米。
(4)某开发商计划在该地开发旅游项目,其项目之一是攀岩体验,你认为ABCD四地中最符合需求的地点是_________。
(5)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地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以走出困境,你认为这种做法合理吗?____________。图中河流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

(1)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判断,随纬度增高,气温逐渐__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___地,位于热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地。
(2)图中甲地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所示的民居建筑最有可能出现在甲乙丙三地中的________地。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你认为该民居建筑设计的主要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________(平直、弯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