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 B.石蜡熔化 | C.火药爆炸 | D.金刚石刻划玻璃 |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实现了我国嫦娥奔月的梦想。月球上有丰富的He-3资源,He-3资源的开发被认为是解决世界能源、环境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知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则He原子结构示意图
A              B             C             D
我国汉代器物和秦俑彩绘用的颜料“汉紫”,直到近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钡为+2价;硅为+4价),它的化学式为:BaCuSi2Ox ,则x的值为
| A.3 | B.4 | C.5 | D.6 |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 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 | 
| C.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 
| D.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 
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 B.氢氧化钠 | C.硝酸铵 | D.活性炭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 A | 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 | 袋内水分子增大 | 
| B | 不宜用凉开水养金鱼 | 凉开水中不含氧元素 | 
| C |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 | 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 
| D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用嘴吹灭蜡烛 | 都是为了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O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来酸属于氧化物 | 
| B.马来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 C.马来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1 | 
| D.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 
2013年我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碳的一种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海绵”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 
| B.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属于“碳海绵”的物理性质 | 
| C.“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 
| 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t20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C.将甲溶液从t20C降温到t10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 
| 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下表中的除去少量杂质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点燃 | 
| B | 氮气 | 氧气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 C | 铁粉 | 铜粉 | 加入适量的稀H2SO4,过滤、洗涤、干燥 | 
| D | 氯化钾 | 二氧化锰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 物质 | X | Y | Z | W | 
| 反应前质量/g | 10 | 2.2 | 16.2 | 0.9 | 
| 反应后质量/g | a | 4.4 | 8.1 | 1.8 |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A.用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制取氧气 | 
| B.加热试管中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 | 
| C.向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 | 
| D.质量相同且过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氮原子     _;
②3个镁离子     _;
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  _;
④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_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通常情况下铝制品很耐腐蚀,这是因为  _;
(2)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_;
(3)一种紫黑色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_;
(4)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获得氢氧化钠、氢气和一种气态单质  _。
野炊活动的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洗涤剂、水等物品。
(1)同学们携带的牛肉采用真空包装,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原理是     。
(2)负责烧饭的同学引燃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了很多浓烟,原因是   。
(3)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一包“双吸剂”。右图是某食品包装袋中的“504双吸剂”,此双吸剂中铁粉的作用是   ,此双吸剂中使用铁粉不使用铁块的原因是   ,NaCl的作用可能是   。
(4)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野炊结束时,小辉同学用洗涤剂清洗了沾满油污的铁锅,洗涤剂所起的作用是   ,其他同学提醒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
泰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有:①氧气的制取;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配制50g 5%的NaCl溶液……等六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查。
(1)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①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②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     (填字母代号)。
A.氧气的制取          B.二氧化碳的制取
③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代号)。
④甲同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示意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组合装置→         →加入药品→收集气体。
⑤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其它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 5%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通过计算需量取水约      mL,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溶解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以下是一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有些条件已省略)。已知常温下甲为无色液体,乙和E均为黑色固体,B是气体,D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
(1)物质乙的化学式是              ;
(2)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合金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已知某合金粉末除含金属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利用如图装置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进行探究时,误把氢氧化钠溶液当成稀硫酸加入到锥形瓶中,他惊奇的发现有无色气体放出,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提出问题】难道NaOH溶液也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吗?
【查阅资料】
(1)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铜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其中,NaAlO2溶于水,溶液呈无色)
【进行猜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见下表)仅供选用的试剂:20%的硫酸溶液、30%的NaOH溶液。
实验记录: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形成无色溶液 | 合金中一定含有 |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       ,充分反应 |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合金中一定含有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拓展】下列可用于小明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A.Fe、Cu、Al(NO3)3溶液              B.Al、Fe、Cu、稀盐酸
C.Al 、Cu、FeSO4溶液                  D.Cu、Al(NO3)3溶液、FeSO4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