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三氧化二铋(Bi2O3)可作防火纸,其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 B.+3 | C.+4 | D.+5 |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H2O和H2O2 | B.CO和CO2 | C.氧气和臭氧 | D.水和冰 | 
物质俗名与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 A.食盐 HCl | B.干冰CO | C.胆矾CuSO4·5H2O | D.熟石灰CaO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产生白烟 | B.铁丝:生成四氧化三铁 | 
| C.镁带:黄色火光 | D.硫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对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  | 性质 | 用途 | 
| A | 石墨软又滑 | 做电极 | 
| B | 稀有气体稳定 | 作保护气 | 
| C | 氢气有可燃性 | 作火箭燃料 | 
| D | 活性炭有吸附性 | 用于防雾霾口罩 | 
可减少PM2.5的行为是
| A.尽量开私家车出行 | B.过年燃放烟花爆竹 | 
|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D.燃烧秸秆节约能源 | 
CO2可转化为金刚石:4Na+3CO2 2Na2CO3+C,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2Na2CO3+C,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 A.Na | B.CO2 | C.Na2CO3 | D.C |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 A.2CuO + C   2 Cu + CO2 | 
| B.2H2O2  2H2O + O2↑ | 
| C.2KClO3  2KCl + 3O2 ↑ | 
| D.3CO+ Fe2O3  2Fe + 3CO2↑ | 
从下图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 B.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 
| C.氮气沸点比氧气高 |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 
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正确的说法是
| A.1mol Na2O2的质量为78g | 
| B.1mol Na2O2含有1mol氧分子 | 
| C.0.5mol Na2O2含有6.02×1023个原子 | 
|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未发生改变 | 
某同学用足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快速收集一瓶氧气后发现产生气体速率明显下降(实验情况如右图),接下来他应该
| A.将酒精灯位置升高 | B.将酒精灯向右微移 | 
| C.再向试管中加入氯酸钾 | D.再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 

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 
| B.t℃时,CO2和O2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 | 
| C.氧气是否充足对碳燃烧放出热量的影响 | 
| D.向烧杯a(有MnO2)、b(无MnO2)中分别加入50g5%的双氧水 | 
密闭容器中有甲~丁四种物质,右图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说法错误的是
| A.丙是化合物 |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是21:4 | 
| D.反应前甲和乙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丙的质量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空气中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下同),促进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
(2)会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
(3)我国新版饮用水标准中要求使用消毒剂一氯胺(NH2Cl)。NH2Cl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氮、氢元素质量比是          ;NH2Cl用于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 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下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 甲 | 13.3 | 32 | 64 | 110 | 169 | 202 | 246 | 
| 乙 | 35.7 | 36 | 36.6 | 37.3 | 38.4 | 39 | 39.8 | 
 
(1)60℃时甲的溶解度为         g/100g水,将6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g。
(2)从乙的溶液中提取乙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至2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甲>乙
C.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水是弥足珍贵的资源。
(1)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
(3)下图中甲是淡化海水的模拟装置,乙是电解水的装置。
Ⅰ.甲中水的状态变化为:液态 气态
气态 液态,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          发生了改变。冷凝器中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其
液态,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          发生了改变。冷凝器中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其               
a.水分子的缔合性      b.比热容大        c.分散性
Ⅱ.乙中试管“2”内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水分解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       (填字母)( 可表示一个水分子)
可表示一个水分子)
Ⅲ.“嫦娥三号”探月使用的液氢即为电解水所得。制取3molH2需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
请根据装置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为使反应平稳进行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下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为           。
(3)实验室制取CO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B与装置            进行组合制取CO2,若用装置C代替B进行实验,其优点为                 。
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1)煅烧石灰石。可观察到石灰石的表面                。
(2)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从其他角度设计方案如下:
Ⅰ.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II.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       色,A中实验的作用           。
III.丙同学取一块石灰石进行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mg(即CO2的质量),证明石灰石已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_             。
(3)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mg气体,结合上述数据计算可知,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含碳酸钙   _      mol(用m表示)。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对一下实验进行分析。
| 实验内容 | 实验装置 | 过程与分析 | 
|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  | 如图所示,点燃火柴后立即连同铁丝快速深入集气瓶中下部(未接触水),但铁丝未燃烧,针对上述操作,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 
|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 ①用聚光镜引燃白磷后夹紧弹簧夹。 ②反应停止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进入瓶内的水超过瓶容积的1/5。 ③从操作角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 。 | 
| 用草酸钠(Na2C2O4)分解产生的CO还原CuO(铁架台略) |  | ①实验开始,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过一会再点燃B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 ②B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 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该装置有待改进之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