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3届河南省许昌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用石灰浆抹墙 | B.铁钉生锈 | 
| C.蜡烛燃烧 | D.用活性炭吸附臭味和色素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 
| B.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 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 
| D.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 
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 
| B.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 
| 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 
鱼油中含的DHA(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HA中含有氧气 | 
| B.DH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氧元素的大 | 
| C.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3:4:4 | 
| D.D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 |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减少 | 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 | 
| C.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D.甲、乙中剩余固体都增多 | 
下列各项中括号里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A.NaOH中混有Na2CO3(氢氧化钡溶液) | 
| B.CO2中混有CO(氧气) | 
| C.H2中混有HCl(NaOH溶液) | 
| D.CaCO3中混有NaCl(水) |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
|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 
|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分别于足量的镁和锌反应,则产生的氢气质量( )
| A.镁反应得到多 | B.锌反应得到多 | 
| C.一样多 | D.无法确定 | 
在H、O、K、N、C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写出化学式.
(1)可以用作复合肥的盐                        ;
(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3)导致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一种酸               .
棉花、羊毛、尼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 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人类重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水、维生素、油脂和 等六大类.
将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 ,将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将生石灰在空气中长期敞口放置,会变为黏在一起的块状物质,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已知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X,则X的化学式为 ;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X的化学式为                  ;
(2)写出Z与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                             ;
(3)气体X、Y中所含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服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2)请写出一种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用乙醇做燃料.
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某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你认为他的目的是什么?
(2)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把菜倒入锅中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收集到纯度高、浓度大的氧气,应该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左”或“右”)侧导管通入.
(4)某次实验中,关闭A的夹子,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发现水充满了整个试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请你分析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2)改进试验后,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实验室有一瓶试剂,密封完好但标签残缺,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丰和小安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I、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
II、Na2CO3和NaHCO3溶液呈碱性:
III、室温(20°C)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得出结论:小安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设计实验并继续探究:
(1)小丰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2)小丰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 取样于试管中,滴 加 | 产生大量的气泡 | 该溶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丰为了探究一瓶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50g,加入50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95g,请你计算所用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