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小红头”是庐江县的传统名点,其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将糯米磨成白面,擀成皮子 | 
| B.将各种馅料混合调成馅心 | 
| C.将皮子和馅心封口包成石榴花形并在顶端点上红色素 | 
| D.上笼屉蒸熟 | 
下列各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检验CO2气体 | B.读取液体体积 | C.塞紧橡胶塞 | D.点燃酒精灯 | 
是否收集满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实验装置 |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 解释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 集气瓶中的水:先排尽瓶中空气,后方便观察何时集满 |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雪碧饮料 | B.五粮液白酒 | C.蒙牛早餐奶 | D.冰水混合物 | 
如图是某同学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设计的简易净水装置,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 B.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 
| C.能得到纯净水 | D.能杀菌消毒 | 
氧化汞受热分解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分解为汞和氧气 | 
|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 
| 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 D.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保持氧化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化汞分子 | 
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生命火花塞”之称,如图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30   Zn 锌 65.38 | 
 
A.锌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0个中子
B.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C.锌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0
D.锌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从微观角度解释合理的是
| A.铁锭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 
| B.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很小 | 
| C.温度计里的水银柱下降,是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 
| D.在花园里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纵坐标表示的是
| A.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 
| B.氯酸钾的质量变化 | 
| C.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 | 
| D.氧气的质量变化 | 
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青少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如果缺钙会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发育,缺钙容易引起骨骼生长不良、发育迟缓、牙齿发育畸形等症状。下图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为第       周期元素,钙原子核电荷数为          。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个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我国纪念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1)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是怎样节约用水的                                          。
(2)庐江县暑期高温少雨,旱情十分严重,大部分河流、湖泊干涸,严重缺水。
①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可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以利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有些村民从远处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质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③天气炎热,村民从远处取水回来已汗流浃背、衣衫湿透,汗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晾一会就干了,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汗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室内干的快是因为:                      。
学习了氧气的制取之后,同学们已经知道制取气体的装置是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下同)作为发生装置;实验室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    作为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收集到的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我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之后,认为课本上实验存在不足,实验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原装置改进如图所示,成功的测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设计实验】①经测定,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则注射器中至少应吸入      mL水(填整数);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之后,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
③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④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为                         ;
气球的变化情况为                        。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实验反思】请结合课本装置图分析,该改进装置比课本装置有哪些优点:
①                                   ,②                                。
(至少回答两点)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铁锈(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小华同学:铁钉里的       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与结论】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实验I: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假设一成立 | 
|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 无现象 | 假设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
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
(如果可以,你将获得4分的奖励分,但卷面总分不得超过60分)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