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化学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 B. | 生石灰吸水 | C. | 稀盐酸除铁锈 | D. | 食物腐烂 | 
下列用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 塑料袋 | B. | 汽车轮胎 | C. | 不锈钢餐具 | D. | 尼龙绳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则 的化学式为( )
| A. | B. | C. | D. |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 B. |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 
| C. | 都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 | 
| D. | 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 
冰天雪地,为了防止飞机运行事故的发生,飞机常使用除冰液.除冰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 ).下列关于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二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 
| B. | 乙二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 C. | 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 | 
| D. | 乙二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 
| B.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 
| C. | 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羊毛和棉花 | 
| D. | 钢笔制品表面刷油漆是为了防止锈蚀 |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 
| B.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 
| C. | 被污染的空气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 
| D. | 稀有气体常用来做光源 | 
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下列四个图形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A. | 
 | 
| B. | 
 | 
| C. | 
 | 
| D. | 
 | 
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 A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 B | 氧化钙 | 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 | 
| C | 氯化钠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 D | 硫酸铜溶液 | 硫酸亚铁溶液 | 加入铜粉,过滤 | 
一包不纯的 固体,其杂质可能是 、 、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加水得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 | 
| B. | 样品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 C. | 样品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 D. | 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不大于7.3% |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二个铁原子;
 (2)镁离子;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以下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2)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小明一家外出郊游,有野炊经验的妈妈做了精心的准备.
 (1)妈妈为大家准备的衣服都是纯棉的,棉花是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它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牛肉干、牛奶、豆腐汤,其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从营养角度看,你认为还应该添加的食物是.
 (3)野炊锅是铁质制的,用铁锅做饭可为人体提供微量元素铁,人体缺铁会引起.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③
 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填">""<"或"=");
 ④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 | 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B. | 配合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 | C. | 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
 (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还有(答一条即可);
 (4)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②将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
 (1)B物质是;
 (2)用B物质可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写出鉴别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农民种植的小麦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化肥(选氮肥、磷肥、钾肥),就使用化肥的利与弊分别谈谈你的观点(各答一点即可).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其中天然气是较清洁的燃料.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 
| B. | 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机动车燃料 | 
| C. | 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 
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试管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夏天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2)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会带来"白色污染",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镁,它起什么作业?
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结构决定性质",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如图1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过程①表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则过程②表示.
 (3)如图2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相信你已经使用过多次,请用字母填空:
 (1)常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
 (3)如何较容易的连接D和E(胶皮管).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写一条即可)
 (2)通过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实验三事实说明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写出图中仪器⑧的名称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3)若补充一种仪器
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小明对反应后溶液溶质组成了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1:溶质为
 和
 ;
猜想2:溶质为 和 ;
猜想3:溶质为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
(3)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写下表.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方法一 |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 |  | 猜想2成立 | 
| 方法二 |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 
      | 猜想2成立 | 
(4)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
松油醇(
 )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
 (1)松油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松油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15.4
 松油醇所含碳元素质量与
 葡萄糖(
 )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向在空气中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向在空气中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等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等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 用两份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用两份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