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历史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 孔子 | B. | 墨子 | 
| C. | 孟子 | D. | 庄子 | 
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的伟大发明是
 A.造纸术    8.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图中的"大劫难"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 C.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 五四爱国运动 | B. | 中共"一大"召开 | 
| C. | 井冈山会师 | D. | 遵义会议召开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l945年
| A. | 8月15日 | B. | 9月2日 | C. | 9月9日 | D. | 10月25日 |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 B. | 平津战役 | 
| C. | 淮海战役 | D. | 渡江战役 | 
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A.发明"侯氏制碱法"    8.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成功研制原子弹    D.成功发射东方红l号卫星
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在福建省的是
| A. | 深圳 | B. | 珠海 | C. | 汕头 | D. | 厦门 | 
为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做出贡献的著名数学家是
| A. | 严复 | B. | 陈景润 | C. | 冰心 | D. | 王审知 | 
爱国华侨领袖黄乃裳的主要功绩是
| A. | 领导禁烟运动 | B.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 
| C. | 参加黄花岗起义 | D. | 开发"新福州" | 
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1921年领导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是
| A. | 列宁 | B. | 斯大林 | 
| C. | 赫鲁晓夫 | D. | 戈尔巴乔夫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 | 德国进攻苏联 |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 C. | 诺曼底登陆 | D. | 攻克柏林战役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 A.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B. |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D. | 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 
(1)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2)1901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冼星海。
 (4)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7世纪中期开始的明治维新。
 (5)下图是1993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旗帜。
 
《本草纲目》是明朝张仲景写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来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以上对《本草纲目》的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问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置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左图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足什么?
 孙中山把右图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抖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38--1870年荚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 时间 |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 
| 1838年 | 500 | 
| 1850年 | 6600 | 
| 1870生 | 15500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小军同学以示意图、表格和卡片等形式,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农村政策篇':
 
 (1)请在示意图"?"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2)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外交成就篇':
| 类别 | 内   容 | 
| 原则 |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方针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3)"方针。 | 
| 胜利 | 1971年.中国恢复在(4)的合法席位。(2分) | 
'(5)篇':
 
 请你参照【农村政策篇】【外交成就篇】,结合卡片内容,为上面卡片设计篇名。(3分)
从不同角度感知美国的历史,能加深对美国兴起历程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影视学史':影视纪录片能生动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精彩镜头。
 (1)请写出宣告图中"这个国家"独立的文件名称。
 '名言析史':名言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l858年6月 林肯
 (2)上述名言中林肯的主张是什么?
 '名著忆史':名著能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3)上图名著封面中"危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为"走出危机",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
 '数据证史':数据是历史现象的有力佐证。
 (4)小龙同学要用具体数据制作一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请你为他提供一个获取可靠数据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