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塑料玩具   | B. | 纯棉帽子   | C. | 陶瓷餐具   | D. | 黄金饰品   | 
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 B.玻璃棒 | C.烧杯 | D.量筒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 B. | 稀释浓硫酸 | 
| C. | 检查气密性 | D. | 熄灭酒精灯 |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垃圾分类处理 | B. |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 
| C. | 使用节水龙头 | D.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 ,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牙膏(8~9)   | B. | 胡萝卜(6~7)   | C. | 橘子(3~4)   | D. | 食醋(2~3)   | 
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 A. | 碳酸钙 | B. | 氯化钠 | C. | 浓盐酸 | D. | 氢氧化钠 | 
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 原子序数为12 | 
| B. | 核外电子数为 24 | 
| C. | 元素符合为 | 
|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 
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 | 闻气味 | B. |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 
| C. | 观察颜色 |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碘分子质量变大 | B. |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 C. | 碘分子体积变小 | D. | 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 
工业冶炼金属锰的原理是 ,该反应属于()
| A. | 置换反应 | B. | 化合反应 | C. | 分解反应 | D. | 复分解反应 | 
肼(
 )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
 烧,生成 
 和
 ,并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应密封保存 | B. | 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 C. | 可用作燃料 | D. | 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B.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 
| C.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 D. | 加热一定量是高锰酸钾固体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B. | 恢复至 ℃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 
| C. | 恢复至 ℃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 D. | 若继续降温至 ℃,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某同学欲测定 和 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分数,分别取 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钙      B.乙醇(
  )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4)在 440
 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
 )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1)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序号)。
| A. | 
 | B. | 
 | C. | 
 | 
(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3)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
 ]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由种元素组成,属于(填"氮"、"磷"或"钾")肥。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
 与
 的质量比为。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反应原理为:
 ①20
 时,
  的溶解度是36 
 。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 K。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
 )制取海绵铜(
 ),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
 中溶液是。
 (2)取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
 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四硫化钠(
 )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
 【实验资料】
 ①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
 )可溶于水,常温下与 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 
 ,反应
 ,
 的化学式为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
 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
 次。
 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划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反应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