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卷
与唐代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唐朝强盛 | B.造纸术发明 | 
| C.社会安定 | D.科举制实行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的是( )
| A.杜牧 | B.李商隐 | 
| C.杜甫 | D.李白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
| A.屈原 | B.李白 | 
| C.杜甫 | D.白居易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 )
| A.他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 
| B.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被称为“诗史” | 
| C.“三吏”“三别”是诗史名篇 | 
| D.他的诗气魄雄浑,人们称他为“诗仙”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称颂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
| A.韩愈、李白 | B.白居易、李白 | 
| C.李白、杜甫 | D.韩愈、杜甫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下面对李白的诗歌特点叙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量赞美了名山大川 | 
| B.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 
| C.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 
| D.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感人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下列有关敦煌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莫高窟内只有唐朝时期的壁画和雕塑 | 
| B.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 | 
| C.敦煌造像主要是佛、菩萨、天王、金刚、力士等形象 | 
| D.“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赞誉的是壁画中的飞天图案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的( )
| A.山西大同 | B.河南洛阳 | 
| C.甘肃敦煌 | D.陕西西安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隋唐文化处在我国封建文化的( )
| A.高峰时期 | B.形成时期 | 
| C.发展时期 | D.衰落时期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表现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诗篇是( )
| A.《行路难》 | B.《长恨歌》 | 
| C.《望庐山瀑布》 | D.《三吏》《三别》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秦王破阵乐》的作者是唐朝皇帝( )
| A.唐太宗 | B.武则天 | 
| C.唐玄宗 | D.唐中宗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
| A.龙门石窟的佛像 | B.云冈石窟的佛像 | 
| C.敦煌莫高窟 | D.乐山大佛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欣赏杜甫回顾亲身经历的诗句: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完成(1)~(5)题: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哪一盛世景象?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战乱景象?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4)杜甫写出以上诗句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5)综上所述,说明文学创作的源头是什么?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阅读下面材料: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完成(1)~(4)题:
(1)这是谁的诗句?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后人把他称为什么?
(4)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阅读下面材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请回答:上述两句诗分别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他们的诗各有什么特色?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8璀璨的文学艺术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