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2-2013学年福建仙游承璜第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冬季一个人做火车旅游,当他下火车后,其旅行包已装满了他脱下的衣服,此人旅游的起止点可能是( )
| A.哈尔滨—乌鲁木齐 | B.北京—哈尔滨 | 
| C.哈尔滨—海口 | D.上海—昆明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上游地区 | B.南部沿海地区 | 
| C.珠江三角洲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如图属于以下哪个地区的民居景观(   )
| A.黄土高原 | B.东北平原 | C.华北平原 | D.内蒙古高原 |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
| A.省、县、乡 | B.省、自治区、直辖市 | C.省、地、市 | D.国家、首都、省 | 
小陈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沪卫食证字[2011]第××06”字样,于是他判断此矿泉水注册的省份是( )
| A.北京市 | B.黑龙江省 | C.上海市 | D.重庆市 | 
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是( )
| A.秦岭一淮河一线 | 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线 | 
| C.黑河一腾冲一线 | D.横断山一祁连山一线 | 
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地多,平原少,山区约占三分之二 |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 
| C.山地多,平原少,山地约占三分之二 | D.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 
下列关于我国高原地形的叙述,指云贵高原的是
| A.高原上千沟万壑 | B.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 
| C.高原上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 D.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 
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 
| 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去,气温就越低 | 
| C.夏季、冬季我国南北温差都不大 | 
| D.冬季我国南北温差近50摄氏度 |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 | B.气候复杂多样 | 
| C.气温变化大 | D.降水地区分配不均 | 
四大边缘海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从东向西增多 | B.从南向北增多 | 
|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 A.崩塌 | B.滑坡 | C.泥石流 | D.台风 |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一大优势的是( )
| A.雨热同期 | B.春寒干燥 | C.冬季严寒 | D.秋季多风沙 |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表示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 A.东风 | B.西风 | C.冬季风 | D.夏季风 | 
下列活动适合在内蒙古草原上开展的是( )
| A.赛马 | B.冲浪 | C.滑雪 | D.游泳 | 
我国控制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
| A.早婚早育 | B.计划生育 | C.早生优生 | D.少生优生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的是( )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 
| C.唐古拉山和渤海 | D.巴颜喀拉山和东海 | 
“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指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 
| C.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 | 
四个民族的小朋友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 )
| A.汉族:我们人口最多 | B.蒙古族:我们信仰伊斯兰教 | 
| C.壮族:摔跤是我们的体育活动 | D.哈萨克族:马头琴是我们创造的乐器 |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在上游建水电站 | 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 C.在下游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 D.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 | 
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者有地炉火墙;南方的房屋上比较注重通风透气,这种差别是由于( )
| A.生活习惯不同 | B.南北气温的差异 | 
| C.南北降水的差异 | D.建筑风格不同 | 
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4分)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②            ③           
地形区:⑤        盆地 ⑥         高原  ⑨           平原
省级行政区:⑦              ⑧               ⑩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B           (国家),D            海峡,
E            海,    F            岛。
根据“中国地形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地势特征:                          。
(2)岛屿A是     ,盆地B是        ,山脉C是     ,河流D是     。
(3)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是       、        、       、         。
(4)我国第一级阶梯上有      高原、        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地势最高的盆地是      ;最大的丘陵是         ;我们学校位于       级阶梯。
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A中的降水量大于150mm的月份是_______ 月。
(2)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3)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不同的是________的雨季长。
(4)从温差来看,两地__________季的温差大。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前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等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5个省(区、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1)五省区中,        (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聚居在                (省区)。
(2)A山脉东侧是            平原,C是我国最大内流河             河,
D是          高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            山脉的主峰。
(3)E是      江,它是我国       (汛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注入     海。
(4)长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图中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     处,主要原因是                                                          。
(5)隋唐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