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3届湖北省潜江市九年级12月联考化学试卷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 A.干冰做制冷剂 | B.金刚石作装饰品 | C.铜丝作导线 | D.氢气作高能燃料 | 
《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们是:( )
| A.质子数、中子数 | 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 
|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 
冬天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
| A.N2 | B.CH4 | C.CO2 | D.CO | 
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 ” “
 ” “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反应能用该图表示的是 :(   )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反应能用该图表示的是 :(   )
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煮沸 | B.搅拌 | C.吸附 | D.过滤 | 
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醇是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 
|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46个质子 | 
|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 
|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
| A.通入石灰水 | B.通过灼热的CuO | 
| C.将混合气体点燃 | D.倾倒混合气体 | 
杜成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 )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 B.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 | 
| C.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 
| D.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 
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 : 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 : 9    B.8 : 11    C.10 : 11    D.31 : 44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       ; (2)2个氢氧根离子       ;
(3)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
②“白加黑”制氧气:                                   。
③电解水:                                             。
④碳还原氧化铜:                                       。
厨房内石油的燃料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8,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液化石油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安装液化石油气报警器时,应将报警器安在灶台的上方还是下方?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化石油气被点燃后其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当炒菜前发现锅内的油着火,要想将火熄灭,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这种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____;
(5)用餐后洗刷碗碟,判定碗碟是否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人A、B两个瓶中,A瓶内装有CO和O2的混合气体,B瓶内装有CO2气体,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瓶 ,B瓶 。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  | 
(1)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
(2)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
(4)现有10 g的甲和60 g的乙混合反应制取丙,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4 g,则剩余乙的质量为          g。
 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除药品外还缺少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选用B和C装置可制取的另一种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有A、B、C、D、E、F、 G、H初中常见的八种物质,常温下A和B是液体,D 、E、 G是气体,A和B组成元素相同、D和 G组成元素相同。E、F、H是单质,且F为红色金属。八种物质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反应条已件略去)。请回答:
⑴写出F、 G两种物质的化学式:F   , G   。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⑶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
⑷指出D和 G在化学性质上的一点不同之处: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            中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
燃烧匙中点燃的固体药品的名称是          ;
(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        ,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
【实验二讨论】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       (填写“方法1”或“方法2”),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       %。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友情提示:并注明是哪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