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姜堰、兴化学校联盟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下列行为习惯中属于良好学习习惯的有
①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                 ②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 
③课前提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               ④经常查阅工具书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有一首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下列诗词中与此诗意相近的是
| A.“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C.“莫等闲,白了头,空悲切!” | 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句话说明了
| A.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 B.要学会节约时间 | 
| C.要有计划的消费 | D.养成好的习惯 |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好汉歌强调的精神是
| A.自尊自信 | B.自立自强 | C.万事不求人 | D.助人为乐 | 
走向自立,必须
| A.独自一人生活 | B.告别依赖思想 | C.拒绝任何帮助 | D.独断独行 | 
在家庭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家务劳动,这时你应该
| A.让爸爸妈妈去做,我要以学习为重 | 
| B.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别人做 | 
| C.自己能做的尽量自己做 | 
| D.我没什么生活经验,事无大小都应该向父母请教 | 
下列关于自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是懒惰无能的表现 | 
| B.自理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加以培养 | 
| C.中学生要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能力,不要父母的帮助和监护 | 
| D.我们应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 
假如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下列想法属于积极乐观心态的是
| A.胜败乃兵家常事,还有人比我考的更差 | 
| B.没考好暴露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下次的努力一定可以进步 | 
| C.想办法应付父母和老师的责备 | 
| D.将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这门学科放弃 |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只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可以获得快乐 | B.快乐是从挫折中寻找而来的 | 
| C.快乐是在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出现的 | D.快乐是在追求奋斗目标的实现中产生的 |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这句话是说
| A.生活里充满笑声和哭声 | B.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 
| C.不同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 D.人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同的自我 | 
清晨,闹钟把佳佳从睡梦中惊醒。暖暖的被窝里,佳佳和懒惰展开了较量,佳佳该怎么办
| A.该死的闹钟,把它扔一边去 | B.这正是锻炼意志的好时机,不要错过 | 
| C.再睡一会儿,偶尔迟到一次也没有关系 | D.今天就算了,明天一定马上起床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 B.果断性 | C.坚忍性 | D.自制性 | 
“感情用事”体现了不良意志品质的
| A.盲从性 | B.寡断性 | C.动摇性 | D.冲动性 | 
自古以来,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著名人士,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确立了终身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下列对人生目标理解错误的是
| A.人生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 
| B.目标一旦制定就不能朝三暮四 | 
| C.只要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成功 | 
| D.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 
初二学生小飞迷上了上网,因为上网而耽误学习,致使成绩下降。后来他认识到这个缺点,下决心控制上网的时间,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成绩很快又恢复到年级前几名。这表明小飞有
| A.自制能力 | B.自学能力 | C.良好的习惯 | D.乐观的心态 | 
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就像大地.一样深厚,作为子女应当
①对父母要言听计从                     ②尽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带来更多的欢乐
③永远生活在父母身边,以免父母牵挂     ④理解、体谅父母对我们严格是一种爱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对于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父母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 
| B.子女观点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关爱 | 
| C.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 
| D.父母和子女都有责任,缺乏平等沟通 |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这句话说明   
A.家庭总是残缺的,父母总是丑陋的          B.要求父母很完美是应该的
C.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也不应该挑剔父母       D.对于“不完美”的父母无需尊敬
我们中学生外出若不能按时回家,就应该                  
①及时向父母请假   ②由自己决定     
③征得父母的同意   ④编造理由向父母解释
| A.①② | B.①④ | 
| C.①③ | D.②③ | 
对下面漫画中妈妈的做法,正确的评价是
| A.我们还小,家长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 | 
| B.家长最重要的事就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 | 
| C.家长这样做不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 
| D.家长应该让子女学会自理、自立 |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这是警示我们要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曹刿论战》中所讲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告诉我们应处事果断。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著名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请结合诗意回答:
(1) 读了颜真卿的这首诗,你觉得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2) 你打算怎样养成自己的好习惯?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 作品 | 作者 | 写作所用时间 | 
| 《红楼梦》 | 曹雪芹 | 10年 | 
| 《本草纲目》 | 李时珍 | 27年 | 
| 《资本论》 | 马克思 | 40年 | 
(1)是什么力量让作者能够坚持多年完成如此鸿著?
(2) 这种力量有什么作用?(3分)
普希金有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请回答:
(1)以上材料告诉我们,面对生活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2)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生活态度呢?
生活中,我们常被这样的场景所感动:
情景一:夜深人静的时候,妈妈为熟睡中的孩子盖好被子。
情景二:妈妈不顾风雪严寒,骑车送生病的我们去医院。
情景三:妈妈生病了,女儿端上药,说:“妈妈您吃药!”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某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这一活动。
【小试牛刀】(1)请你联系“家”和“父母之爱”的内容为这次班会确定一个主题。
【你说我说】(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情景三中女儿这么做的理由什么。
【出谋划策】(3)在本次班会上不少同学对于如何与父母相处感到困惑,请你就如何“有话好好说”帮他们出出主意。
【真情流露】 (4) 在班会结束的时候,许多同学意识到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很辛苦。为表达对父母深切的爱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给父母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