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12-2013学年辽宁省建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其原因是( )
| A.桅杆比较高 | 
| B.地球是一个球体 | 
| C.海水在不停地涌动 | 
| D.桅顶通常有明显的标记 | 
下列各项中,符合纬线特征的是( )
| A.是圆,长度相等 | B.半圆、长度不等 | 
| C.指示南北方向 | D.指示东西方向 | 
在1:5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是10㎝,则我国东西的实地距离是( )
| A.500千米 | B.2500千米 | 
| C.50 000千米 | D.5000千米 | 
你切过西瓜吗?通过西瓜的两端,将西瓜切成两半的切法实在是太多了。同样的道理,通过两极将地球分成东西半球的方法也很多,于是人们规定( )
| A.20°E和160°W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 B.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 
| C.20°W和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 D.90°E和90°W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
| A.自西向东 | B.自东向西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下列比例尺中,能将地图内容表示最详细的是( )
| A.1:8000 | B.1:800 | 
| C.1:4 000 | D.1:10 000 | 
我国北京的学生下午上课时,美国纽约的学生正在酣睡中,这是因为( )
| A.北京的学生比纽约的学生勤奋 | 
| B.两地的气候不同 | 
| C.地球公转造成的两地季节差异 | 
| D.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时间差异 |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的时间是( )
| A.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 
| B.6月22日和12月22日前后 | 
| C.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 
| D.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 
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选项是( )
| A.比例尺 | B.方向 | C.图例 | D.面积 |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 A.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 B.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 
| C.春夏秋冬 | D.寒来暑往 | 
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
| 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 
| B.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 
| 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 
| D.高纬度地区 | 
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
|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 B.北极圈和南极圈 | 
| C.北回归线和南极 |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 
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所属的温度带是( )
| A.北寒带 | B.热带 | C.北温带 | D.南温带 | 
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 
|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 
|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 纬度为180° | 
|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当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 | 
| B.高纬度地区,各地都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 
| C.地球上的纬度变化规律是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 | 
| D.20°W以东,160°E以西是西半球 |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有(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四季的形成        ④五带的划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本初子午线是( )
| A.地球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 
|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 
| C.地球上的任意一条纬线 | 
|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②南半球比北半球陆地多
③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④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
| A.① ④ | B.② ④ | C.① ③ | D.② ③ | 
全球分为七大洲,其中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
| A.欧洲、北美洲 | B.欧洲 、亚洲 | 
| C.非洲、大洋洲 | D.北美洲、大洋洲 | 
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下列大洲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
C、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D 亚洲、南极洲、北美洲、非洲
被三大洋和三大洲所包围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A.亚洲、印度洋 | B.南极洲、北冰洋 | 
| C.北美洲、太平洋 | D.欧洲、北冰洋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 
| B.板块交界地带多发生火山、地震 | 
| C.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 
| D.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的 |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 A.乌拉尔河 | B.巴拿马运河 | 
| C.苏伊士运河 | D.基尔运河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 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B点位于      半球,C点位于    半球,从东西
半球的划分来看,A点位于     半球,D点位于     半球
(3)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_;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 A.________ | B._____ __ | C.________ | D.________ |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用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2)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
(3)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北极圈内有      _ 现象,此时我国昼夜的长短情况是________,这一天是在    月       日前后 
(4)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_________点。
(6)由图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洋洲直到19世纪才被欧洲人初步探测清楚。在这以前,人们只模糊地认为南太平洋该有大片的陆地,随意在地图上注明“澳大利亚”字样,它的拉丁语原意就是“南方的陆地”。在19世纪初的地理教科书中,坚持说地球上只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五大洲,而没有南极洲。1816—1821年,俄国探险船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了新陆地,断定地球的南端并不是海洋。此后,探险成果渐多,南极大陆的轮廓明朗化,人们就将这块位于地球南端的南极陆地取名为南极洲。南极洲因发现最晚,故又称第七大陆。
(1)“澳大利亚”的原意是         ,被发现于       世纪初。
(2)从世界地形图中我们发现澳大利亚位于        洲上。
(3)最后被发现的大洲为       ,被         国船队发现。
(4)你知道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吗? 
(5)南极洲周围都有哪几个大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