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1-2012学年云南昭通市水富县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条经线和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 
| B.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 | 
| C.地球仪上有360条经线,180条纬线 | 
|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纬线在两极交汇 | 
关于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 
|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 
|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纬度各为180° | 
| D.从赤道开始,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北极点和南极点的纬度各为0 | 
本初子午线是( )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 
|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A、B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则A在B的(   )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
| A.0°,0° | B.0°,180° | C.0°,160°E | D.0°,20°W |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
| A.南北回归线 | B.南北极圈 | C.南北极点 | D.赤道附近 |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绕转的中心相同 | 
|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 
| C.自转和公转不同时进行 | 
| D.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 
天安门广场每天升旗的时间与日出同步。下列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
| A.“五一”国际劳动节 | B.“六一”儿童节 | 
| C.“八一”建军节 | D.“十一”国庆节 | 
在一幅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 A.1:15 | B.1:500 | C.1:1500000 | D.1:15000 | 
如果图幅的大小相同,下列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
| A.世界地图 | B.中国地图 | C.山东地图 | D.济南地图 |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 )
| A.平原 | B.高原 | C.盆地 | D.丘陵 |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公路的延伸方向,正确的是(   )
| 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西 | 
| B.先由西北向东南,再向东 | 
| C.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北 | 
| D.先由东向西,再向西南 | 
养鸡场在村庄的(   )
| A.东方 | B.西方 | C.东南方 | D.西南方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林地在村庄的西南方 | B.耕地在村庄的北方 | 
| C.小河大致向南流 | D.该图的比例尺为1:2000 | 
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大致为( )
| A.各占二分之一 | B.四分之三是陆地 | 
|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D.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 A.亚洲、太平洋 | B.亚洲、北冰洋 | 
| C.南极洲、太平洋 | D.南极洲、北冰洋 |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
| A.亚欧大陆 | B.非洲大陆 | C.南极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 | 
不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 | B.阿尔卑斯山脉 | 
| C.红海 | D.乌拉尔山脉 |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 | B.南极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 | D.太平洋板块 |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D.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读图填表(12分,每空1分)
| 内容 | A | B | 
| 经度和纬度 |  |  | 
| 东西半球 |  |  | 
| 南北半球 |  |  | 
| 温度带 |  |  | 
| 有无阳光直射 |  |  | 
| 有无极昼极夜 |  |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每空1分,共11分)
(1)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3)地球运行至A点时,北半球节气为        ,时间为   月   日前后,这一天济南的     最长,   最短。
(4)地球运行至    点时,济南春暖花开,昼夜      。
(5)今天,地球公转在字母   与   所表示的位置之间。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每空2分,共16分)
(1)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
(2)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山顶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脊      。
(3)甲山顶海拔273米,乙山顶海拔268米,两山顶的相对高度为     米。
(4)山脉走向为           。
读图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每空1分,共11分)
(1)大洲A        B        C         D         E        F        G      
(2)大洋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