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眉山卷)化学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家中食醋有酸味 | B. | 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 | 
| C. | 食盐能溶解于水 | D. | 干冰能升华. | 
下列对于化学式" "的各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表示水这种物质 | 
| B. | 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 C. | 表示1个水分子 | 
| D. | 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硝酸钠具有咸味,故可替代食盐烹调食物 | 
| B. | 火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 C.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于治金工业 | 
| D.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 | 
2012年开始眉山市全面开展"创卫"工作,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      )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 |
| A | 固体 | 固体 | 加热 | 
| B | 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 ||
| C | 通人盛有过量浓
    的洗气瓶 | ||
| D | 通入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 |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 B.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 C.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 | 图示中共有 种分子 |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 A. | 氯化钠食盐 | B. | 氧化钙熟石灰 | 
| C. | 碳酸钠纯碱 | D. | 氢氧化钠烧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 A. | 生石灰氯化钠 | B. | 碳酸钡硝酸钾 | 
| C. | 苏打小苏打 | D. | 氯化钠硝酸铵 | 
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 ,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 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常采用二氧化锰或硫酸铜溶液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 | 
| B. | 粗盐提纯的实验,在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是为了防止液体四处飞溅 | 
| C. | 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 
| D. | 不是复合肥料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 | 
| B. | 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 
| C. | 气体发生装置在盛装药品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 D.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用小烧杯盛装 | 
向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面是某同学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
 (1)对环境污染及治理方法连线正确的是
| A. | 减缓"温室效应"--使用新型能源 | 
| B. | 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 
| C. | 控制酸雨--煤经过脱硫处理后再燃烧 | 
(2)下列化学处理措施与解释不吻合的是
| A. |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 B. |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 C. | 刚装修好的房间里放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性 | 
(3)对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 | 
| B. | 氯原子和氯离子--质子数不同 | 
| C. | CO和C02-----分子构成不同 | 
(4)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甲烷、乙酸、葡萄糖、一氧化碳等属于有机物 | 
| B. | 淀粉、蛋白质、聚乙烯、蔗糖等属于有机高分子 | 
| C. | 食物的成份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2)有一瓶溶液
 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
 升高,可以用
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ml(精确到0.1);
 (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配制、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右侧的标签;
 
 (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2) 表示的是
表示的是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 (    ) →(  ) →D→(  ) →(  )(填A、B、C或E);
(2)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3)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人足够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
 
 (1)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mg(精确到0.1)。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都能解释红色固体物质的出现,请你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但却对气体的生成产生了疑问,这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易溶于水,它能与过量的
 溶液反应,生成
 。
 丙同学为了检验
 ,收集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且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很小的声音。然后再将气体用带尖嘴的导管导出点燃且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气体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觉到发热。结论:铁粉与硫酸铜的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