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1-2012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 | 
| 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 
|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 | 
| D.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就不是声波 | 
图所示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 
| 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 
| 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 
| 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 
|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 
| 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 
| 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 
图所示的光学作图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平行光线射到凸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B、乙: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后的折射光线
 C、丙: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丁: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后发生反射
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 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白色的霜 | 
| C.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 D.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 
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 物质 | 水银 | 金 | 铜 | 钢 | 钨 | 
| 熔点(℃) | -39 | 1064 | 1083 | 1515 | 3410 | 
| 沸点(℃) | 357 | 2500 | 2360 | 2750 | 5900 |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关于研究方法说法不正确是:( )
| A.比较法:研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和不同 | 
| B.模型法: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引入光线 | 
| C.转换法:为了讲清电流引用水流 | 
| D.控制变量法:研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 
炖食物时,煮熟后用大火继续加热与小火缓慢加热比较,下列说法正确( )
| A.大火加热使水沸腾温度比小火加热时温度高 | 
| B.大火比小火加热使水沸腾的温度低 | 
| C.大火加热比小火加热使水沸腾节约燃料 | 
| D.大火加热比小火加热使水沸腾浪费燃料 |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
| A.大地、油、塑料 | B.空气、塑料、人体 | 
| C.陶瓷、湿木板、人体 | D.石墨、金属、大地 | 
关于冰箱上用到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 A.冰箱后面有散热管,如果距墙壁或家俱过近,会影响热量的散发,会增加耗电量 | 
| B.冰箱是靠制冷物质氟里昂的汽化吸热制冷的 | 
| C.通过电冰箱的电流太大时会使其工作失调,甚至烧坏 | 
| D.可通过打开冰箱门来降低室内的温度。 | 
在晴朗的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松,其主要原因是( )
| A.头发和梳子磨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B.梳头发时,空气进入头发 | 
| C.梳子对头发本身有吸引作用 | D.梳发时,头发收缩 | 
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如图所示的模似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电流表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电流表连接在灯L1两端时,电流表没有示数,将电流表接在灯L2两端时,电流表有示数,由此可以判断 (    )
| A.灯L1短路 | 
| B.灯L2短路 | 
| C.灯L1断路 | 
| D.灯L2断路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投影机在屏幕上成的像是正立、放大、实像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
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为使两灯同时亮,同时灭,两灯一定要串联 | 
| B.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 
| C.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 D.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红色接线柱流进去,从黑色接线柱流出来 | 
| B.在测量用电器电流时,为了不烧坏电流表应当使用大量程 | 
| C.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 
| D.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 
“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高;宇航员在月球上讲话不能被他们的同伴直接听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使荧光物质发光;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能使太阳光 。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干湿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填物态变化), (填“吸热”或“放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 .(填“大”或“小”),
把去年春夏徐闻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农民用地膜覆盖的方法抗旱保苗,这样做可以减少水分的 。地膜上出现的小水珠是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要 。(填“吸热”或“放热”)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合上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1的示数是        A,A2的示数是        A,通过灯L1的电流是        A。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灯泡            串联;当开关S1、S2、S均闭合时,灯泡        并联,此时电流表测的是        中的电流。 
(1)图甲温度计的示数         
(2)图乙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__      _,示数是____   __。
(3)图甲是小青同学做实验前画出的电路图,请根据这个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元件用导线连接好。(导线不要交叉)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中:
(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的沸腾
(2)图(C)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的实验顺序是: 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
(3)水沸腾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水的底部形成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逐渐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继续加热水温度       。
(4)图(D)是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        ℃,图(E)是3名同学画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图。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      ℃。
(5)加热过程中发现水沸腾时所需时间较长,为了加快水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两种可行的措施①                             ②                                 
小安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3)实验探究:
①器材:两节干电池、       、两只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②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③步骤: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线时,开关要              。
④将电流表接在电路中的a处,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a处的电流并记入表格中。
将电流表分别接在b、c点,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两处的电流,并记入表格中。
(4)  数据记录表格(写出c处的电流值)
| 测量处 | a | b | c | 
| 电流/A | 0.2 | 0.2 |  | 
(5)归纳分析
分析与论证测量结果说明:                    (Ia、Ib、Ic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通过灯L2的的电流I2为0.18A,电流表
的示数I与电流表 的示数之比为3:2;
的示数之比为3:2;
求(1)通过L1的的电流I1
  (2)通过L1与L2的总电流I
小明在靠近炉火一段时间后,发现他黑色的上衣袖子比白色的衣兜热得多,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物体吸热能力不同吗?小明想是不是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不同呢?于是他又做了如下实验:将同样多、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矿泉水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
(如图)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明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 日照时间(min)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 白纸瓶水温(0C) | 23 | 24 | 25 | 25 | 26 | 27 | 27 | 28 | 29 | 29 | 30 | 
| 黑纸瓶水温(0C) | 23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小明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②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举一例: 。                    
                                      
③ 在这次探究过程中,小明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④在这次探究过程中,小明所经历的探究要素是:提出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