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
下列现象或做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白菜腐烂 | B. | 将煤粉制成煤球 | 
| C. | 西瓜榨汁 | D.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 
铬中毒是指人体内的血液和尿液中铬的含量超过正常标准,口服3 重铬酸盐即可致人死亡.在重铬酸钾( )中,铬( )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 +3 | B. | +4 | C. | +5 | D. | +6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 B. | 闻气体的气味 | C. | 称量
   固体 | D. | 稀释浓硫酸 | 
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正确的是( )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 
| B.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 C.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 
| D. | 校园里的栀子花发出诱人的香味﹣﹣分子之间有间隔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 
| B. | 凉拌黄瓜加入食醋促进维生素的吸收 | 
| C. | 少使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 
| D. | 室内物品着火,应先打开窗通风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B.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 
| C. | 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 D. | 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被锈蚀 | 
| B. | 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 
| C.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 D. | 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 是酸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里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 A | 过量 | 点燃 | |
| B | 适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
| C | 溶液(
    溶液) | 适量
    溶液 | 过滤 | 
| D | 适量
    溶液 | 过滤 | 
(1)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①属于合金的是
 (2)用化学式填空:
 ①3个氮分子
 (3)按要求完成化学方程式: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下列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2)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①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属于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冶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某同学为了验证
 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
将锌片浸入稀硫酸溶液中
将铜浸入稀硫酸溶液中
将锌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该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到目的,你认为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已知:
 ,
 是黑色固体粉末,
 是一种蓝色溶液(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
 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试回答:
 (1)写出
 中溶质的化学式.
 (2)
 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是.
 (3)写出反应①、②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①的基本类型.
 反应①,反应类型.
 反应②.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一下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装置(填字母代号)组合.F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
 猜想②: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实验探究】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生成 | 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钙 | 
| (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成红色 | 原溶液一定有 |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