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上海卷)化学
物质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 冰雪融化 | B. | 大米酿酒 | C. | 木炭燃烧 | D. | 铁锭生锈 |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 A. | 水的电解 | B. | 水的浮力 | C. | 水的分子结构 | D. | 水的元素组成 | 
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 A.碳60﹣石墨 | B.氢氧化钾﹣纯碱 | 
| C.氯化钠﹣食盐 | D.硝酸钾﹣草木灰 | 
溶洞中存在的反应: 此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 B. | 分解反应 | C. | 置换反应 | D. | 复分解反应 |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 
| C. |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 
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 物质 | 氧化钙 | 盐酸 | 氩气 | 金刚石 | 
| 用途 | 干燥剂 | 除铁锈 | 保护气 | 切割玻璃 | 
| 性质 | 能与水反应 | 挥发性 | 通电后能发有色光 | 稳定性 | 
下列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 A. | 溶液、 溶液 | B. | 溶液、 溶液 | 
| C. | 溶液、 溶液 | D. | 片、 溶液 | 
以下是几个常见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在试管中加热胆矾,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
③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
| A.水倒流 | B.温度过高 | C.容器破裂 | D.反应过慢 | 
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 B. |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 
| C. | 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 D. |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 
在隔绝空气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 
| B. | 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 
| C. | 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 D. | 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 
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1mol ),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 6.4g | B. | 3.2g | C. | 1.6g | D. | 0.8g |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①“化学使天更烂,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竹子可加工成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其作用与实验室中常用的   (填物质名称)相似.
②“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氢能属于绿色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南海储量很高.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甲烷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③“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胞嘧啶由   中元素组成,6.02×1024个C4H5ON3分子的物质   mol.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
 时,甲溶解度
 II.40
 时,乙和丙
 III.20
 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表.
| 烧杯中的溶质 |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 
| 甲 |  | 
| 乙 |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 
| 丙 |  | 
②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
 的溶解度越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
 对应的温度40
 ,则
 对应的温度
 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试验:
 I.将3.0
 
 与1.0
 
 均匀混合加热
 II.将
 
 
 与1.0
 
 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
 的快慢.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
    的体积 | |
| I | 50.0 | 1% | 0.1 | 9 | 
| II | 50.0 | 2% | 0.1 | 16 | 
| III | 50.0 | 4% | 0.1 | 31 |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丙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取
 某氯化钠溶液,滴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
 白色沉淀.
 ①计算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用
 的氯化钠溶液侵泡瓜果片刻可以起到消毒作用,要使①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可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填"氯化钠"或"水").
某氢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①操作
 的目的是使,
 溶液中溶质是.
 ②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
 ③本实验中蒸发是为了除去(填化学式).取所得
 固体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色.
 ④若样品中含
 
 ,理论上最终所得
 固体的质量(填编号).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
 、
 、
 、
 (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
 
| 结论 | 甲 | 乙 | 丙 | 
| 含有
    、
    、
    (气) | 含有 、 、 | 含有
    、
    、
    、
    (气) | 
①仪器
 的名称是
②装置
 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丁认为,由于他们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