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掷得朝上一面的点数为奇数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2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 B.五边形 | C.四边形 | D.三角形 |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对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一至五月份的香蕉价格进行调查.四个城市5个月香蕉价格的平均值均为3.50元,方差分别为 =18.3,
=18.3, =17.4,
=17.4, =20.1,
=20.1, =12.5.一至五月份香蕉价格最稳定的城市是
=12.5.一至五月份香蕉价格最稳定的城市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如图,正方形 的顶点
的顶点 ,
, ,顶点
,顶点 位于第一象限,直线
位于第一象限,直线 将正方形
将正方形 分成两部分,记位于直线
分成两部分,记位于直线 左侧阴影部分的面
左侧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S,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观察下列等式: 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
……
照此规律,第5个等式为                                       .
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O的半径为2,以圆心O为顶点作 ∠MON,使∠MON=90°,OM、ON分别与⊙O交于点E、F,与正方形ABCD的边交于点G、H, 则由OE、OF、及正方形ABCD的边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S=               .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小明家有一块长8m、宽6m的矩形空地,现准备在该空地上建造一个十字花园(图中阴影部分),并使花园面积为空地面积的一半,小明设计了如图的方案,请你帮小明求出图中的 值.
值.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
中,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交于点A(-3,4),AC⊥
的图像交于点A(-3,4),AC⊥ 轴于点C.
轴于点C.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当直线AB绕着点A转动时,与
 轴的交点为B(a,0),并与反比例函数
轴的交点为B(a,0),并与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另一支还有一个交点的情形下,求△ABC的面积S与
图象的另一支还有一个交点的情形下,求△ABC的面积S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的取值范围.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某校团委组织了以“学会生存,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学校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同学平均每周在家做家务的时间,统计并制作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              ,b=              ;
在扇形统计图中,B组所占圆心角的度数为           ;
全校共有1000名学生,估计该校平均每周做家务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在对角线AC上,以OA长为半径的 与AD,AC分别交于点E,F,∠ACB="∠DCE" .
与AD,AC分别交于点E,F,∠ACB="∠DCE" .
请判断直线CE与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若 DE:EC=1:
 ,
,  ,求⊙O的半径.
,求⊙O的半径.
阅读并回答问题:
小亮是一位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同学.一天他在解方程 时,突发
时,突发
奇想: 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如果存在一个数i,使
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如果存在一个数i,使 ,那么当
,那么当 时,有
时,有 i,从而
i,从而 i是方程
i是方程 的两个根.
的两个根.
据此可知: i可以运算,例如:i3=i2·i=-1×i=-i,则i4=          ,
 i2011=______________,i2012=__________________;方程
 的两根为                (根用i表示).
的两根为                (根用i表示).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方程 .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
 的取值范围;
的取值范围; 若正整数
 满足
满足 ,设二次函数
,设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与 轴交于
轴交于 两点,将此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
两点,将此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 与此图象恰好有三个公共点时,求出
与此图象恰好有三个公共点时,求出 的值(只需要求出两个满足题意的k值即可).
的值(只需要求出两个满足题意的k值即可).
已知:等边 中,点O是边AC,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M,N分别在直线AC, BC上,且
中,点O是边AC,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M,N分别在直线AC, BC上,且 .
. 如图1,当CM=CN时, M、N分别在边AC、BC上时,请写出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2,当CM≠CN时,M、N分别在边AC、BC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你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如图3,当点M在边AC上,点N在BC 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
中, 为
为 的中点,
的中点, 的周长为1,则
的周长为1,则

 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 的取值范围是                .
的取值范围是                . .
.

 ,其中
,其中 .
. 中,
中, ,
, ,
, 于点
于点 ,
, ,求
,求 的值.
的值. 
 中,已知二次函数
中,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
的图像与 轴交于点
轴交于点 ,与
,与 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
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
 的坐标;
的坐标;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 此时点P的坐标.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 此时点P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