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2届四川省夹江县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指的是
| A.顽固派 | B.革命派 | 
| C.抵抗派 | D.维新派 | 
如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哪一支部队的臂章
| A.战略导弹部队 | B.陆军部队 | 
| C.海军部队 | D.空军部队 | 
“它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这里点燃。”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斯巴达 | B.雅典 | 
| C.迈锡尼 | D.奥林匹亚 | 
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称霸意大利半岛 | B.称霸欧洲 | 
| C.维护民主制度 | D.争夺地中海霸权 | 
最早使用右图所示文字的是
象形文字
| A.古代印度人 | B.古代中国人 | 
| C.古代埃及人 | D.古代巴比伦人 | 
由穆罕默德的说教集录成的《古兰经》是哪一宗教的经典?
| A.伊斯兰教 | B.犹太教 | 
| C.基督教 | D.佛教 |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 
|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 
| C.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人们的思想发生改变 | 
|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而成为历史发展的中心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 | B.查理一世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 | 
| C.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 D.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 
比较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历史功绩,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 A.反抗殖民统治 | B.为民族独立而战死 | 
| C.摧毁了殖民统治 | D.赢得了国家的解放 | 
世界近史中,通过赎买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国家是
| A.美国 | B.英国 | 
| C.俄国 | D.德国 | 
一个曾叱咤欧洲几十年,所颁布的法典为欧洲许多国家借鉴和仿效;另一个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精神。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两人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
| A.罗伯斯庇尔和凡·高 | B.克伦威尔和莎士比亚 | 
| C.华盛顿和贝多芬 | D.拿破伦和贝多芬 | 
导致苏俄(苏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苏俄(苏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 时间(年) | 1921 | 1923 | 1925 |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23.13 | 34.55 | 4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 
| C.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的调节 | D.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 
500多年前,非洲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500多年后“黑暗大陆”初显曙光,殖民统治纷纷瓦解。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事件是
| A.蒙巴顿方案的实施 | B.纳米比亚独立 | 
| C.将1960年定为“非洲独立年” | D.纳赛尔发动“七月革命” | 
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 A.汽国制造技术 | B.飞机制造技术 | 
| C.生物工程技术 | D.计算机网络技术 |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中日之间存在着“情感距离”,始终不易被拉近。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中叶面临怎样的共同困境?为了摆脱困境, 19世纪60年代,两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分别发起了什么运动?
⑵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起的哪一事件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期间日军制造了哪一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如图反映了1945年8月广岛的景象,它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
⑶今年是中日正式建交多少周年?中日正式建交的标志是什么?
⑷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中日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举出两个中日两国都加入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或区域组织的名称。
⑸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思想突破、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体现了欧美国家15—18世纪发生沧桑巨变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但丁        图2:蒙娜丽莎    图3:改良蒸汽机          图4
材料二: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请回答:
⑴图1和图2反映的是哪一场变革?蒙娜丽莎的微笑体现了这场变革中出现的什么新思潮?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重要文献?这两部文献反映出法、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有何不同?
⑶图4的发明是什么?图3与图4两项发明成果有何关系?
⑷古今中外还有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完成下列填空:
思想突破:20世纪初在中国爆发的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制度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理论,指导          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技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多项发明使人类变得光明灿烂,人们称赞        (填人名)是“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