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2届湖北省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制造舞台云雾“仙境” | B.冰雪融化 | 
| C.钢铁生锈 | D.利用活性炭脱色除臭 |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中,正确的是
| A.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 
| B.加入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 
| C.随意丢弃不可降解的废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 | 
| D.治疗胃酸过多症可服用熟石灰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 A.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焰四射 | 
| B.硫在空气中燃烧,有蓝紫色为焰生成 | 
| C.打开成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会看到有大量的烟冒出 | 
| D.将黄铜片(铜锌合金)在纯铜片上刻划,会留下划痕 | 
工业用盐(主要成分是NaNO2)外观与NaCl极为相似,但工业用盐有毒,分析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 B.+2 | C.+3 | D.+5 |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氢分子 | 
|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 
| D.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CuO △Cu+CO2置换反应 | 
| B.Ba(OH)2+H2SO4BaSO4+2H2O复分解反应 | 
| C.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反应 | 
| D.CO2+C高温2CO化合反应 |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器设备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 B.在煤火上搁一壶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 
| C.通过燃烧法可区分羊毛、棉纤维及合成纤维 | 
| D.在氮肥中,尿素含氮量最高,故农作物应大量追施尿素 | 
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和O2 | 
|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O2中是否含CO2 | 
| C.瓶内装有NaOH溶液,吸收CO中混有的CO2 | 
|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HCl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CuSO4溶液 | B.酚酞溶液 | C.紫色石蕊溶液 | D.Na2CO3溶液 |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 B.加熟石灰研磨方法可以区分碳铵和磷肥 | 
| C.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 
| D.精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就停止加热 | 
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电解水过程中负极放出的气体是 ;2个铵根离子 ;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 ;煤燃烧时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和 。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赤铁矿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
②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CuSO4溶液的原因                     ;
③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因                         ;
④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CO2,为了减少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教材中有一活动与探究: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为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探究小组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记录如下表(“↑”表示生成气体,“↓”表示生成沉淀,“一”表示无明显现象)。
|  | A | B | C | D | 
| A | \ | ↓ | 一 | ↑ | 
| B | ↓ | \ | 一 | ↓ | 
| C | 一 | 一 | \ | 一 | 
| D | ↑ | ↓ | 一 | \ | 
|  | OH- | NO3- | CO32- | SO42- | 
| H+ | H2O | 溶 | 溶 | 溶 |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 K+ | 溶 | 溶 | 溶 | 溶 | 
| Ba2+ | 溶 | 溶 | 不 | 不 | 
                               
四种溶液两两反应记录               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
⑴推断并写出后面三种溶液中溶质的名称:A        、B      、C       ;
⑵写出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探究。请回答:
⑴仪器①的用途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⑵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的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用字母代号填空,且按气流从左到右组合)。
九(2)班同学到化学实验室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⑴小红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结果意外发现有气泡放出,她感到不惑。经过分析,她认为NaOH溶液可能变质,说出变质原因                    。
⑵小花同学欲证明NaOH是否变质,实验员提供了以下试剂:①稀盐酸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硝酸钙溶液④酚酞溶液。小花同学选用哪些试剂都可证明(填代号)      。
⑶小明同学欲检验NaOH溶液变质程度,他从实验室里选了两种试剂,先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然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结果有蓝色沉淀生成,于是他认为NaOH溶液     (填“全部”或“部分”)变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l:35.5 H:1 O:16 C:12
48、南漳华新水泥厂生产的水泥畅销各地,生产的原料之一有石灰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石灰石进行探究。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2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 序号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乘余固体质量/g | 
| 第1次 | 50 | 11 | 
| 第2次 | 50 | 6 | 
| 第3次 | 50 | 4.8 | 
| 第4次 | 50 | m | 
⑴上表中m的数值为       ;
⑵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为      g(注意包括稀盐酸中的水);
⑶求第2次反应完毕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