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2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2月测试化学试卷
1.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 )
| A.变成红色 | B.变成无色 | C.变成蓝色 | D.不变色 | 
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喷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红色的字,该生先后所用无色试剂是
| A.石蕊试液稀硫酸 | B.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 
| C.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 D.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 
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变化是( )
| A.溶质的质量减小 | B.溶剂的质量减小 | 
| C.溶液的质量减小 |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 
|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 
|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 
|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 
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 | 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 
|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 | D.喷水是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 
下列物质中可以用金属单质与稀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 A.FeCl3 | B.MgSO4 | C.AgCl | D.CuCl2 | 
鱼味道鲜美但剖鱼时弄破胆汁沾在鱼肉上有苦味产生苦味的是胆汁酸PH=6且难溶于水沾有胆汁的地方涂上下列哪种物质可除去苦味( )。
| A.纯碱 | B.食醋 | C.食盐水 | D.自来水 | 
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钠纯碱 | B.氧化铁铁锈 | 
| C.氢氧化钙消石灰 | D.氧化钙 生石灰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 
| B.用食醋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 | 
|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 
| D.用洁厕精(主要成分是盐酸)除去铁锈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方便地区分稀盐酸、食盐溶液、澄清石灰水,这种试剂是( )
| A.无色酚酞试液 | B.石蕊试液 | C.二氧化碳 | D.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关于氧化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式是CaO | B.与水反应放热 | 
| C.白色固体 | D.与水反应生成物易溶于水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 
|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但前者吸收效果好。 | 
太行山地区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太行山地区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的熟石灰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很广,下列有关熟石灰用途的叙述中,不切实际的是( )
| A.可用作建筑材料,制三合土 | B.可改良酸性土壤 | 
| C.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 D.可除去硫酸厂污水中的硫酸 |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 )
| A.苛性钠 | B.食盐 | C.浓盐酸 | D.浓硫酸 | 
当溶液被水稀释时,如温度不变,则下列诸量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液的质量 | B.溶剂的质量 | 
| C.溶质的溶解度 |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 A.烧开水时,沸腾时有气泡逸出 | 
|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 | 
|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 
|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 
饮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 A.分子 | B.元素 | C.原子 | D.离子 | 
为了获得pH=9的溶液中,可以向pH=13的溶液中,添加( )的液体。
| A.pH=4 | B.pH=7 | C.pH=9 | D.pH=10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B.氧化物中含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 
| C.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 
|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加水量与溶液的pH变化的是(   )



 A          
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 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  | 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钙溶液 | 
| 加紫色石蕊溶液 |  |  |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三氧化硫(S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右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     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为止。 
这一实验说明:酸与碱作用生成了盐和水,这一反应叫做       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是                     。 
(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
①                                       ②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将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到1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3)3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 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 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查阅资料] 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下图)。
[设计与实验] (请完成下表)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 测定导电性 | 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 | 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 氯化氢的的甲苯溶液: A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
| 与镁作用 | 氯化氢的水溶液: B | 化学方程式: C |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 | 氯化氢在甲苯溶液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 |
| 与固体碳酸钠的作用 | 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 | 化学方程式:    D |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 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 
[讨论与反思] 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_______________E____。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盐酸的体积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 第次 |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 1 | 40 | 16 | 
| 2 | 40 | 12 | 
| 3 | 40 | 8 | 
| 4 | 40 | 8 | 
试求:(1)20g样品中铜的质量
(2)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的质量。
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 序号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 第1次 | 20 | 11 | 
| 第2次 | 20 | 6 | 
| 第3次 | 20 | 2.8 | 
| 第4次 | 20 | n | 
(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