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1-201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物理卷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 
|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 
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 m。医院里常按图1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
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 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5 m | B.2 m | C.3 m | D.4  m | 
|  |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2),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
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就可发现幸存者,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 
|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 
|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从而作出反应。 | 
| D.白天外界噪声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晚上使用。 | 
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
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 B.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 
| C.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 D.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 |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把相机“调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大,为使他在胶片上仍然形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
| A.变小 | B.变大 | C.先变小后变大 | D.先变大后变小 | 
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 
|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 
|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 
|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1和L2完全相同,当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54安,下面的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两个灯泡中的电流相同,都等于0.27安 | 
| B.无论断开S1或S2,电流表的读数都是0.54安 | 
| C.无论断开S1或S2,电流表的读数都是0.27安 | 
| D.电流表的读数是干路电流,大小等于L1、L2电流之和 | 
如图所示,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都 
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石墨、橡皮 | B.石墨、金属 | 
| C.木材、金属 | D.木材、橡皮 | 
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插座、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是:
| A.一定是串联; | B.一定是并联 | 
| C.可以串联, 也可以是并联; | D.电灯与插座应该串联, 彩电与电冰箱应该并联。 |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倒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 | B.会聚光线凹透镜 正立、放大的像投影仪发散光线凸透镜     | C.远视眼镜凹面镜 | D.实像不可用光屏接收 | 
近视眼镜 凸面镜 虚像 可用光屏接收
、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33.5℃,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50℃,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 A.氨、氧、氮 | B.氮、氧、氨 | C.氮、氧不液化 | D.氨不液化 | 
下列几种液化现象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液化现象不同的是:
| A.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 | B.冬天,人说话冒“白气” | 
| C.早晨,我们有时会看到植物上附有露珠 | D.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 B.将—10℃的冰块放入0℃的水中,冰会熔化 | 
| C.物体放热,温度不变 | D.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 | 
、人们能察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察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                     
                          。汶川地震中,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               而引起的。
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甩好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
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则甲的体温       39.5℃,乙的体
温        39.5℃,丙的体温         39.5℃。(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汽烫伤人其后果更重的是被 烫伤,这是因为 。由此小明想到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填“放出”或“吸收”),所以 层馒头先熟,刚蒸好的馒头很烫,厨师想用手从笼中取出来,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烫伤。
、我们总是先看见礼花绽放,后才听见爆炸声,这是因为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在一些科幻片中,也有类似现象。两艘飞船 在太空中相互
在太空中相互 攻击,一艘飞船中弹后,一团火球后,随即传来一声大爆炸声。你认为这个场景中有没有违背物理知识的地方,若有,指出来:                                      。
攻击,一艘飞船中弹后,一团火球后,随即传来一声大爆炸声。你认为这个场景中有没有违背物理知识的地方,若有,指出来:                                      。
(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5所示是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使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须用_____________透镜矫正(选填“凸”或“凹”);
(每图2分)

(1)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   (2)作出三角形在平面镜中的像。
|  | |||
|  | |||
 
(3)作出下列小孔成像的光路图。  (4)作出人眼透过小孔看到的外界的范围
(AB是发光物)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图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观察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像;
| 
 
 | 
(2)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 ;
(3)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 ;(4)在如图8的情况下,若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再增大10cm,则增大后所成的像
是 立
 、缩小的          像.
、缩小的          像.| 时间/min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 |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 
 
 |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0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 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
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分钟时的数据;
| 
 
 | 
 
 | ||||
| 
 
 | |||||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图11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在这次实
 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6)图1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根据观察,得到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7)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  | 熔点 /℃ | 沸点 /℃ | 
| 水银 | -38.8 | 357 | 
| 酒精 | -117 | 78.5 | 
| 水 | 0 | 100 |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
 (8)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 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吗?为什么?                                                             。
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吗?为什么?                                                             。
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 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小明发现声减弱,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 音,这说明了                                                。
音,这说明了                                                。
(5)把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音调也不同,这说明了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如图所示电路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12分)
 
 
 
 (1)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的元件连接成电路(已知干路电流不超过0.6A)。
 (2)在实验时,如图3所示为硬导线与螺丝压按式接线柱的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用 法选择。
(4)按电路图连好电路进行实验时,当只闭合S1,发现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Ll (填“断路”或“短路”)
(5)排除故障后,重新实验,只闭合S1时,电流表示数如图4(甲),只闭合S2时,电流表示数如图4(乙),同时闭合S1与S2时,电流表如图4(丙),请完成表1。
| 
 
 | 
 
       
| 
 物理量 | L1的电流I1 | L2的电流I2 | 干路的电流I | ||
| 测量值 |  |  |  | ||
| 结论 |  | 
(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实验时,改接了一次电路,那是

 ;
                               ; 所有色光,形成强烈反差而看见白纸上的黑字。在暗室的红光照射下,能否看清白纸上的红字,理由:                                        。
           所有色光,形成强烈反差而看见白纸上的黑字。在暗室的红光照射下,能否看清白纸上的红字,理由:                                        。


 示数为200mA,
示数为200mA, 的示数为0.6A,请计算L2中电流是多
的示数为0.6A,请计算L2中电流是多 少A?
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