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1-2012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化学试卷
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 B.菜刀生锈 | C.牛奶变酸 | D.橙子榨汁 | 
属于纯净物的物质是
| A.洁净的空气 |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 C.消毒酒精 | D.生理盐水 | 
物质名称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 A.食盐NaCl | B.氧化铁FeO | C.氯化铵NH3Cl | D.氢氧化钠Na(OH)2 |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 B.蔗糖 | C.橄榄油 | D.味精 | 
三氧化二硼(B2O3)是制造耐热玻璃器皿的原料,其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是
A. +3      
B. +2       
C. -3         
D. -2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水和双氧水 | B.氧气和液氧 | C.冰和干冰 | D.金刚石和石墨 | 
高炉炼铁的一个反应是Fe2O3+3CO 2Fe+3CO2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Fe+3CO2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A.Fe2O3 | B.CO | C.Fe | D.CO2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错误的是
| A.焦炭:冶炼金属 | B.干冰:人工降雨 | 
| C.活性炭:杀菌消毒 | D.氮气:保护气 | 
“高钙奶粉”是指该奶粉中富含“钙”
| A.单质 | B.元素 | C.原子 | D.分子 | 
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③①②④⑤ | C.①③②④⑤ | D.③②①④⑤ | 
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b>c>a | B.a>c>b | C.c>b>a | D.b>a>c | 
现有一杯20℃的饱和KNO3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行的方法是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 B.恒温蒸发部分水 | C.加入一定量KNO3 | D.升温至50℃ | 
欲检验高温煅烧后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 B.无色酚酞试液 | C.澄清石灰水 | D.稀盐酸 |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右表。
|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NaCl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 ① | 100 | 20 | 120 | 
| ② | 100 | 30 | 130 | 
| ③ | 100 | 40 | 136 | 
| ④ | 100 | 50 | 136 |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 ②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 NaCl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
D.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广州亚运会使用的火炬燃料X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 + 5O2 3CO2 + 4H2O ,则燃料X的化学式为
3CO2 + 4H2O ,则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3H8 | B.C3H4 | C.C3H8O2 | D.C3H4O | 
向pH为a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pH
| A.一定增大 | B.一定减小 | C.一定不变 | D.一定在a~7之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的摩尔质量是18g | B.1molCO2比1molCO多1个氧原子 | 
| C.1molH2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 D.32g O2的物质的量为1mol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除杂方法 | 
| A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 B | CO(CO2) | 通过足量的碱溶液 | 
| C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 D | CuO(C) | 在空气中灼烧 | 
把2mol碳在1.5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生成的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是
| A.1.5mol | B.2mol | 
| C.1mol | D.大于1.5mol,小于2mol | 
下列化学用语均有错误,请将正确的化学用语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氯元素Cl2  (1); 2个氮分子2N  (2);氦气He2  (3) 。
试选用a.金刚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食盐e.石墨f.甲烷g.活性炭,填写下列空白(填序号字母)
作为生活调味品的是(4); 用作刻划玻璃的是 (5);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6)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7);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8);可用于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9)。
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
②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1) 。
③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12)         。
加热6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04g,则:
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3)g,合(14)mol,含氧原子  (15) 个。
图中的A、B、C曲线分别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图回答:
①在 (16)℃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一般情况下,可能是气体溶质的是  (17) 。
③在tl℃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用
“>”、“<”或“=”表示)是  (18) 。
④在t4℃时,3只烧杯中各盛100 g水,然后分别溶解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将溶液都降温到0℃,析出溶质最多
的是 (19)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20) 。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向一种无色液体中加入一种白色块状固体,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 猜想 | 实验步骤 | 现象及结论 | 
| 此气体可能是(1) | (2) | (3) | 
②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可用  (5) 法收集该气体。
③该同学想制取该气体,现提供制取和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帮他选择。
A.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6)   b  (7) 。
B.若要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分别是(8)、(9)(填序号)。利用该发生装置实验室还可以制取 (10) 气体。
C.若用图F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11) 端(填“c”或“d”)导人。
④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该气体的性质。用烧瓶收集满该气体,烧瓶用带导管(导管一端绑有一个气球)的橡皮塞塞紧。如图所示,挤捏胶头滴管,使液体X滴人烧瓶中,她惊奇地发现气球逐渐胀大。
A.请你写出液体X的化学式: (12) ,并简述理由: (13) 
B.该气体是灭火的常用材料,请再举一例该物质的用途: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