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广安卷)化学部分
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 | 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 
| 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 
| B. | 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 
|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 D. |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
| A. | -3个氢分子 | B. | -2个镁离子 | 
| C. | 硫酸钾- | D. | 氧化铁- | 
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 | 能杀菌消毒 | 
| B. |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 
| C. | 能得到纯净水 | 
| D. | 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色素的作用 | 
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 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 
| B.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 
| C. |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 
| D. |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 B. | 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 C. | 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 
| D. | 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 
2011年5月中旬,江苏省丹阳市农 业示范园使用"西甜瓜
业示范园使用"西甜瓜 膨大增甜剂"导致许多未成熟西瓜炸裂,西瓜膨大剂的化学名叫氯吡苯脲,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氯吡苯脲的认识正确的是()
膨大增甜剂"导致许多未成熟西瓜炸裂,西瓜膨大剂的化学名叫氯吡苯脲,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氯吡苯脲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氯吡苯脲由4种元素组成 | 
| B. | 氯吡苯脲中  元素质量比为12:10:1:30 | 
| C.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D. | 它是一种氧化物 | 
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 )是以 、 和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质( )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 B. | + 3 | C. | +4 | D. | +5 |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A | 
| B. | 用燃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尼龙线 | 
| C. | 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里的蔗糖和氯化钠 | 
| D. | 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 | 
日本福岛3.12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 )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 )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 NaCl ,请推断出 的化学式为()
| A. | B. | C. | D. | 
如图是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 C. | 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 
| D. |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 |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大大缩减,蓄水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倾向,这不仅威胁着当地的农业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我国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今夏的干旱对我国无影响 | 
| B. | 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 
| C. |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 
| D. | 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中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 B. | 
 | 
| C. | 
 | D. | 
 | 
锰(
 )和镍(
 )都是金属,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将镍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则
  、
  、
 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
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
 ,红磷着火点240
 ;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 
| B. |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 
| C. |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 
| D. | 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质量/g | 20 | m | 20 | 20 | 
| 反应后质量/g | 2 | 待测 | 32 | 26 |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 
| B. |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 
| C. | 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 
| 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
 ),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身边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6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小苏打   ②石灰石   ③盐酸    ④酒精    ⑤水银    ⑥食醋
 (1)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
 (2)生活中常用来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3)能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酸性氧化物有对应的酸,碱性氧化物有对应的碱,如下表:
| 酸性氧化物 | 对应的酸 | 
| 碱性氧化物 | 对应的碱 | 
请用化学式写出:
 (1)与
 对应的碱;
(2)与 对应的酸性氧化物。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
|  | ⅠA | ⅡA | ⅢA | 
| 第2周期 |  |  |  | 
| 第3周期 |  |  | |
| 第4周期 |  |  | 
 ⑴在化学反应中
 原子易 
 ⑵
 离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⑶经分析发现,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推断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⑷若镓(
 )元素与氯元素只组成一种属于盐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小平故居果山村盛产枇杷,有"枇杷之乡"之美誉。如图是这种枇杷的部分营养成分, 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的钙、钾、磷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⑵图中出现了六大营养素中的类,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种。
 ⑶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⑷枇杷适宜生长在
 为6左右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
 为3 ,经改良后可种植枇杷。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施肥的物质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过磷酸钙      D.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⑴自然界
 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
 ⑵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
 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⑶人类降低空气中
 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排放,二是增加
 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
 的方式或途径。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甲+乙→丙
 +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
 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
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
为测定某纯碱(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
 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
 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
 (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
 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
 (3)常温下,硫化氢(
 )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
 )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
 ,则应选择
 (4)
 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
 ,则应选择
某气体由
 、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
 【提供信息】由
 、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
 ,根据装置
 、
 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 现象 | 结论 | 
| ①. 装置
    质量增加,装置
    质量无变化 | 猜想成立 | 
| ②. 装置
    质量,装置
    质量增加 | 猜想Ⅱ成立 | 
| ③. 装置
    质量增加,装置
    质量 | 猜想Ⅲ成立 | 
【分析讨论】
 (1)装置
 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装置
 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
 (2)装置
 中浓硫酸的作用。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
 、装置
 ,发现装置
 、
 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与软水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与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