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历史试卷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 A. | 以采集狩猎为生 | B. | 已经会人工取火 | C. | 开始种植农作物 | D. | 会使用磨制石器 | 
春秋时期,郑庄公任周平王卿士,两人互不信任,交换儿子作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这说明( )
| A. | 分封制稳定了政局 | B. | 诸侯国间征伐兴起 | 
| C. | 天子权威得到维护 | D. | 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 
某个朝代开国伊始,就形成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这样的君臣共享天下的局面,也是其政治特征。这个朝代是( )
| A. | 东汉 | B. | 西晋 | C. | 东晋 | D. | 北魏 | 
据记载,北宋末年的开封有以说三国故事而知名的艺人霍四究,还有说五代故事的艺人尹常。南宋临安以讲小说出名的艺人有蔡和等五十二人之多。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
| A. |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 B. | 主要文学形式是词 | 
| C. | 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 D. | 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时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 | 元朝的政治统治 | B. | 明朝的对外关系 | C. | 元朝的科技文化 | D. | 明朝的中外交通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 )
| A. | 侵占大片领土 | B. | 索要巨额赔款 | C. | 增开通商口岸 | D. | 获得领事裁判权 | 
学者陈旭麓这样描述某一事件: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这一事件是( )
| A. | 二次革命 | B. | 护国战争 | C. | 护法运动 | D. | 北伐战争 | 
下图是1941年发表的漫画。画面是一日本侵略者,左脚已经深陷中国大陆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右脚也将陷入太平洋的泥沼中。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 )

| A. | 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 
| B.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 C. |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抗战整体 | 
| D.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扭转了战争形势 | 
伴随着260万名翻身农民参军参战,上千万名农民投入支援前线的行动,不仅决定战争最终胜利的大局,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解放战争”,而且从根本上瓦解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经济基础。材料叙述的是( )
| A. | 重庆谈判的结果 | B.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 | 
| C. | 渡江战役的过程 | D. |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 |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历史课程第一次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呈现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蒙学堂四年,小学堂六年,均学习中国史;中学堂四年,学习外国史。这反映了( )
| A. | 教育课程的革新 | B. | 科举制度的废除 | C. | 新式学堂的初建 | D. | 高等学府的设置 |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来,它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 | 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 B. |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 
| C. | 成为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 | D. | 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首次提出 | 
某班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了下列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 )

| A. | 儒略历 | B. | 象形文字 | C. | 阿拉伯数字 | D. | 《汉谟拉比法典》 | 
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 A. | 大和政权的建立 | B. | 幕府统治的强化 | C. | 大化改新的影响 | D. | 明治维新的推动 | 
它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长期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这里的“它”指( )
| A. | 《权利法案》 | B. | 1787年美国宪法 | C. | 《人权宣言》 | D. | 《拿破仑法典》 |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下表反映出( )

| A. |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环境压力 | B.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 
| C. | 生态问题需要世界共同应对 | D. | 世界粮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 
某历史兴趣小组拟在学校文化节上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片展”,请你一起参与布展活动。
(1)在第一主题“大一统”中,王军同学挑选了以下两个文物图片。图1出土在什么地方?图2出现在哪个朝代?它们共同说明了什么?

(2)在第二主题“大交融”中,李红同学展示了图3、该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影响?请你围绕本主题,在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新疆历史中再挑选一件文物的图片,作为图4,写出文物名称并说明挑选的理由。

(3)在第三主题“大团结”中,南芳同学选择的图5源于哪一政策的实施?结合图6拟定的结束语,谈谈你参与本次活动的收获。


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某班同学开展项目学习的部分环节,据此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材料一:我们可以确切无误地说,在上述40多年间,由于西班牙人极其残酷的血腥统治,1200万无辜印第安人惨遭杀害,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足有1500万人丧失性命。
——拉斯·卡萨斯《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二: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将不会平静。
——玻利瓦尔
(1)材料一说明早期殖民掠夺有什么特点?材料二中玻利瓦尔“不停地打击敌人”,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观看纪录片】
下面是纪录片《圣雄甘地》中“甘地和他的追随者”的画面。

(2)甘地领导的群众运动被称作什么?该纪录片解说词会如何叙述运动的作用?
【撰写报告】
(3)下表是项目报告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内容的整理。表中A处应该填写什么?这些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人类追求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推陈出新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的西欧,在经济上是各国商业资本和大西洋贸易兴起……在思想上是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过程……从这些过程中孕育出启动西欧内源型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依据材料,列举“启动西欧内源型现代化”的两例史事。
材料二: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我们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比资本主义弱,在国内也比资本主义弱。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一定要努力把经济基础从小农的变成大工业的。
——《列宁选集》第4卷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俄(联)是如何实现“经济基础从小农的变成大工业的”。
材料三:

——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绘制
(3)依据上图,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任选一个观点,结合三个阶段的相关史事加以概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