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
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他们都是为了( )
| A. | 削弱诸侯王势力 | B. | 加强思想控制 | 
| C. | 消除匈奴威胁 | D. | 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 
古代墓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共同反映出( )

| A. | 唐蕃和亲 | B. | 中外交往 | C. | 北人南迁 | D. | 边界贸易 | 
(2)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这些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 | B. | 海外贸易的兴盛 | 
|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D. | 民族文化的交融 | 
顺治皇帝册封了“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了“班禅额尔德尼”。这都属于清朝对西藏地方进行有效管辖的( )
| A. | 背景 | B. | 措施 | C. | 作用 | D. | 目的 | 
“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别是建立现代的政治制度方面被证明行不通,中国必须通过革命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文中“改革”是指( )
| A. | 洋务运动 | B. | 戊戌变法 | C. | 义和团运动 | D. | 辛亥革命 | 
某班同学搜集了李鸿章、康有为、张謇、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相关史实。他们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
| A. | 自强求富 | B. | 民主共和 | C. | 实业救国 | D. | 近代化探索 |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其时代背景是( )
| A.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B. | 北伐的胜利进军 | 
| C. |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 D. |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 
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 )
| A. | 做出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 | B. | 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 C. |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 D.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 
画报和邮票都是历史的载体。请回答下面小题

(1)图1和图2的两期封面人物,共同展现的时代风尚是( )
| A. | 劳动光荣 | B. | 见义勇为 | C. | 勤俭节约 | D. | 尊老爱幼 | 
(2)图3展示了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场面,背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反映了( )
| A. | 人民民主的原则 | B. | 民族团结的愿望 | 
| C. | 婚姻自主的权利 | D. | 政治协商的制度 | 
兰考人把焦裕禄带领大家种植的防治风沙的泡桐称为“焦桐”。焦裕禄被人民称颂为( )
| A. | “最可爱的人” | B. | 解放军好战士 | C. | 党的好干部 | D. | “铁人” | 
下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构成变化的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张老师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经济特区培训学习,她去的是( )
| A. | 深圳 | B. | 珠海 | C. | 汕头 | D. | 海南 | 
2021年,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会是( )
| A.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 |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 
| C.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D. |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 
我国航天科技从无到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的是( )
| A. | 钱学森 | B. | 邓稼先 | C. | 杨利伟 | D. | 翟志刚 | 
古埃及人发现,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据此他们制定的历法是( )
| A. | 太阳历 | B. | 太阴历 | C. | 公历 | D. | 夏历 |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下图体现了( )

| A.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探索 | B. |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 
| C. | 法国共和体制的形成 | D. | 美国三权分立的确立 | 
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认为当前的首要目标是( )
| A. | 推翻殖民统治 | B. | 推翻幕府统治 | 
| C. | 维护国家的统一 | D. | 维护种植园经济 |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由此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 | 《独立宣言》的发布 | B. | 《人权宣言》的颁发 | 
| C.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D. | 《开罗宣言》的签署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发明了现代炸药的化学家是( )
| A. | 爱迪生 | B. | 狄塞尔 | C. | 本茨 | D. | 诺贝尔 |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观点,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要想进一步了解进化论,可阅读( )
| A. | 《人口原理》 | B. | 《复活》 | C. | 《物种起源》 | D.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们初步学会了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有哪些?
①隋的统一,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②隋朝开凿大运河
③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④《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唐太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请结合所学,从选官和用人方面归纳该政治清明局面出现的原因。

一些人认为唐玄宗是一位明君,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位昏君。历史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对于唐玄宗的评价很难用简单的标签来定义。
(3)结合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其前期和后期的统治分别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据此,你从中得出什么认识?
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为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津门中学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任务一 【寻找红色基因打卡地】
(1)寻找红色基因打卡地,除了网络查找,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津门中学选取了井冈山和延安作为红色基因打卡地,他们选取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任务二 【缅怀革命先驱李大钊】
学习小组参观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纪念馆后,搜集了李大钊在天津的部分活动。

(2)根据上述内容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李大钊身上有什么精神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任务三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
(3)学习小组参观后制作了一期手抄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版面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屈辱与抗争,探索与开拓,智慧与方案,从中国外交看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相关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加之中国人民的坚持斗争,中国最终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陷于何种局面?
材料二:我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2)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讲话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凝结成了哪一精神的重要核心内容?结合所学,回答这次会议对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摘编自牟成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哪些?中国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了什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