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文物都可以用来研究( )

| A. | 贵族等级制度 | B. | 军事技术 | 
| C. | 小农经济 | D. | 冶炼铸造 |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据此可知华佗( )
| A. | 发明“麻沸散” | B. | 发展“治未病”思想 | 
| C. | 提倡劳动锻炼 | D. | 总结中国药物学成就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孟郊从社会下层一跃而入上层社会的喜悦。导致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 )
| A. | 分封制 | B. | 察举制 | C. | 科举制 | D. | 三省六部制 |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列“国”字是汉字不同时期的写法。对“国”字正确解读是( )

| A. | 最早起源夏朝 | 
| B. | 在中国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 | 
| C. | 体现儒家思想 | 
| D. | 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见证 | 
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发展轨迹如图。图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列强侵华 | B. | 洋务运动 | 
| C. | 义和团运动 | D. | 北洋军阀统治 |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发生着变化。观察如图,你认为导致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 A. | 戊戌变法 | B. | 辛亥革命 | C. | 新文化运动 | D. | 新中国建立 | 
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壮举发生在( )
| A. | 
 | 
| B. | 
 | 
| C. | 
 | 
| D. | 
 | 
20世纪60﹣70年代,为了加强国防安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运动。同学们熟知的九院等军工企业纷纷迁入绵阳。据此可推知当时绵阳成为( )
| A. | 中国的工业中心 | B. | 国防建设的基地 | 
| C. | 改革开放的前沿 | D. | 教育发展的先锋 | 
阅读如图《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指出图中 点变化的原因是( )

| A. | 三大改造 | B. | 一五计划 | 
| C. | 人民公社运动 | D. | 经济体制改革 | 
阅读下列表格,你认为最适合的主题是( )
| 姓名 | 年龄(岁) | 成就 | 
| 孙中山 | 28 | 创立兴中会 | 
| 邹容 | 20 | 出版《革命军》 | 
| 周恩来 | 26 |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 
| 雷锋 | 22 | 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 
| A. | 年轻有为民族精英 | B. | 革命领袖国家栋梁 | 
| C. | 民主共和时代先锋 | D. | 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人类不断探索,尝试着建立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 | 无为而治 | B. | 种姓制度 | 
| C. | 《汉谟拉比法典》 | D. | 伯里克利改革 |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 世纪,推动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历史事件是( )
| A. | 新航路的开辟 | B. | 殖民扩张 | 
| C. | 圈地运动 | D. | 工业革命 | 
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时而结盟,时而对抗。 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投降。据此可知( )
| A. | 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 B. | 三国目的是争夺霸权 | 
| C. | 国家利益是战争的目的 | D. | 英国丧失了海外市场 | 
如图是 年美国某项经济指标变化数据图,它应该是( )

| A. | 失业率 | B. | 经济增长率 | 
| C. | 国民生产总值 | D. | 对外贸易总额 | 
阅读如图漫画,指出变化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时代特征( )

| A. | 美国援助遏制苏联 | B. | 欧日崛起三足鼎立 | 
| C. | 美苏争霸抱团取暖 | D. | 欧日同盟对抗美国 | 
2022年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给同学们展示科技发展的魅力。这堂课主要得益于( )
| A. | 航天技术与通信技术 | B. | 核能技术与通信技术 | 
| C. | 生物技术与航天技术 | D. | 基因技术与核能技术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诞生曙光初现】
材料一: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实践成功光耀世界】
材料二: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 以上,贸易额减少了 ,失业人数超过了 万。1928﹣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册)
二战前后部分地区社会主义国家统计表
| 时间 | 二战前 | 二战后 | 
| 欧洲 | 苏联 | 苏联、东欧等9国 | 
| 亚洲 | ﹣ | 中国、朝鲜、越南等 | 
| 拉美 | ﹣ | 古巴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和苏联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指出二战前后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变化的意义。
【中国智慧传承创新】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站起来”的标志事件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