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物理试卷
下列选项对图中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
C.丙图是采取阻断噪声传播途径来控制噪声
D.丁图中的海豚只能接收到超声波
下列各种光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光的反射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光的反射
B. 手影 
 光的折射
手影 
 光的折射
C. 池水变“浅”了 
 光的色散
池水变“浅”了 
 光的色散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光的直线传播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光的直线传播
如图所示,对于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孩下滑过程中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C.丙图中两个底部光滑的铅柱紧压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
D.丁图中冰棒“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过多的大功率用电器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将电风扇三角插头最长脚折弯后,插在两空插座上使用
D.家用电器失火时,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闭着等量的空气, ,当开关 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B.通过电阻 和 的电流相等
C.通电一段时间后,右边 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比左边小
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 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的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如图所示是该飞船的运行轨道,则关于该飞船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其势能、动能和速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C.势能增加,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如图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演示仪的示意图(导线电阻不计),由图可知:

A.当开关 接 点时,仪表指针向右偏转
B.当开关 接 点且滑片 向下移动时,仪表示数变小
C.保持滑片 的位置不变,开关 由 点换到 点,仪表示数变大
D.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仪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
为了测出未知电阻 的阻值,某同学利用阻值已知的电阻 和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

A.(2)(4)B.(2)(3)C.(1)(3)D.(3)(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 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的拉力 .物体经过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在 段的速度大于 段的速度
B.物体在 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C.拉力 在 段所做的功大于在 段所做的功
D.拉力 在 段的功率小于在 段的功率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 ,将 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B.只闭合 ,将 向左移动, 消耗的功率增加
C.开关都闭合,将 向左移动, 消耗的功率不变, 消耗的功率变小
D.开关都闭合,将 向左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质量为 的液体甲与质量为 的液体乙相混合,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A.
B.
C.
D.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 ,质量为 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 处,杠杆可绕 点转动,在 点施加拉力 ,方向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金块的密度是
B. 点受到绳的拉力为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D.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从 点滑到 点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 是表示电压表 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象
B. 的阻值为
C.滑片从 点滑到 点的过程中,电源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D.滑片在 点时, 内电阻 消耗的电能是
如图所示,用垂直于竖直墙壁的力 将物体紧压在墙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可以判断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或“小于”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若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在光屏上将 (选填“会”或“不会”)成一个完整的像。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不断缩短,光屏上的像逐渐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某同学在做“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物质 | 次数 | 质量 | 升高温度△ | 加热的时间 | 
| 甲 | 1 | 0.1 | 10 | 2 | 
| 2 | 0.2 | 10 | 4 | |
| 乙 | 3 | 0.1 | 10 | 1 | 
| 4 | 0.2 | 10 | 2 |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物质的 有关。
(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4)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加热时间相同,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5)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6)该实验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和 。
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的重力,滑块和钩码的总重记作 ;
②将放有钩码的滑块放到平板小车的水平接触面上,通过水平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相连,向左拉动平板小车,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 ;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的钩码的个数并重复步骤②,记录相应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④仅更换表面不同的平板小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 接触面 | 钩码个数 | 滑块和钩码总重量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 接触面一 | 1 | 1.5 | 0.6 | 
| 2 | 2.0 | 0.8 | |
| 3 | 2.5 | 1.0 | |
| 接触面二 | 1 | 1.5 | 0.9 | 
| 2 | 2.0 | 1.2 | |
| 3 | 2.5 | 1.5 | 
(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该滑块分别在两个接触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与对应压力 关系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滑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接触面 (选填“一”或“二”)的表面更粗糙。
(4)此实验中是否必须匀速拉动小车? (选填“是”或“否”)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有两个规格为“ ”、“ ”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 .

(1)本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在图乙的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额定功率。
(4)用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量电阻,若考虑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那么测量值要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智能化的电热水器,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工作电路可以在保温和加热两档之间切换,当磁控开关 线圈中的电流等于或大于 时,磁控开关 的簧片吸合(簧片与线圈电阻不计),当线圈中的电流小于 时簧片断开,光敏电阻 随光照强度 (表示光照射强弱的物理量,单位是坎德拉,符号 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当开关 闭合时:
| 光照强度 | 1 | 2 | 3 | 4 | 5 | 
| 光敏电阻 | 18 | 9 | 6 | 4.5 | 3 | 
(1)若控制电路中 , ,当光强 达到多少时,磁控开关的簧片恰好吸合?
(2)当线圈中的电流等于 时,工作电路处于何种挡位?将质量为 的水由 加热至 需吸收多少热量?
(3)若工作电路在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时 的功率之比为 ,求 与 的比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