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游戏中的“手影”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D.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
C.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站立在静止的汽车上的人,当车突然向前启动,人会向后摔倒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水 |
|
铝 |
|
煤油、冰 |
|
干泥土 |
|
沙石 |
|
铜 |
|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将一个密度为 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 和 ,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和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的大小,为完成实验,要求

A.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B.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C.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D.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 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 ,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 的功;第二次将拉力增大为 ,拉力对物体做了 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物体运动了
B.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物体运动了
C.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物体运动了
D.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物体运动了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是定值电阻, 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A.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为
B.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C.定值电阻电功率的最小值为
D.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为
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 。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 性。
小明测量土豆块的密度,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 .他用量筒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这块土豆的密度为 .将土豆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土豆的密度 小块土豆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 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
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 的重物匀速提升 ,所用拉力为 ,时间为 。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拉力的功率是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 , , .只闭合 ,电流表 、 示数之比为 ,电压表 、 示数之比为 。再闭合 、 ,电流表 、 示数之比为 ,电压表 、 示数之比为 。

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工作的一种新型动力车。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 ,天气晴朗且接收板正对阳光时,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钟能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 ,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压为 ,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 。
(1)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或“不可” 再生能源。
(2)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
(3)电动机正常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若转化效率是 ,且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所获得的牵引力是 ,则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 。

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1)如甲图所示,完成图中的光路。
(2)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置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通电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向右,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如图 所示,改变实验条件,在图 中画出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示意图。
小明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 。
(2)当水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从 位置(体积为 上升至 位值(体积为 ,则 (选填“ ”、“等于”或“ ”,下同),气泡在 、 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 和 ,则 。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3)以上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 。
(4)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选用小磁针是为了 。
(2)实验过程中,把电池的正负极位置对调,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 和 是否有关。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 (选项“ ”、“ ”或“ ” ;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 。
(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的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 。
小明利用气球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使两个气球靠近,应用吸管对准 点(选填“ ”、“ “或“ ” 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2)如图乙所示,将气球皮迅速拉长后,立即贴至额头上,额头感觉到气球皮变热,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是 。
如图丙所示,松开封气球口的夹子,气球向右运动。
①使气球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②以吸管为参照物,铁架台是 的:
③此现象可以说明 (填字母)。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 、 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并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纸盒被推得越远,小球对纸 越多,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 有关。
(3)若要验证动能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需要添加的一个器材是 。

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

(1)如图甲是小明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位于 (选填“ ”或“ ” 端。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进一步观察并检查电路,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及其连接均完好。针对电路中出现的小灯泡不发光的故障现象,他提出了如下猜想:①小灯泡短路;②小灯泡的灯丝断了;③滑动变阻器断路。根据故障现象,猜想 (填序号,下同)是错误的。如果观察到电流表有示数,则猜想 是正确的。
(4)排除故障,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滑片 向
(选填“ ”或“ ” 端移到合适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即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5)小平打算增加一个阻值为 的定值电阻 ,只利用一只电表,通过图中操作(开关 接“ ”、” ”各一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图丙、丁是她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两种方案都能 .两种方案都不能
.丙方案能,丁方案不能 .丙方案不能,丁方案能。
据近期新闻报道,南京街头出现了一款智能下水管道机器人(如图甲所示),其上装有摄像头和探照灯,能将水管内拍摄到的影像无线传输至路面的接收装置中(如图乙所示),以便对管道及时检测修补。
(1)摄像头拍射到的影像是通过 传输到地面的。
(2)机器人最大行驶速度为 ,则要通过一段 长的管道,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若机器人的质量为 ,车轮和水平管道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 ,则它对管道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取

牛顿B.
欧姆
帕斯卡D.
安培
